卷三 蜀山劍俠 第七十章 五衰氣金龍兩德 赴元江靜虛老祖(1 / 2)

五衰氣,道門稱之天人五衰,佛門稱之五濁惡世。

其作用隻有一個,阻礙修士修煉,乃至超脫。隻要是修煉之人不論是練武還是修真,走西方神道還是東方神道,都有著五衰氣相伴,未超脫的修煉之人在修煉時,每吸收一點元氣,每殺一人,都會沾染上一點五衰氣。

如此往複,是以有了雷劫,天劫的由來,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洗刷自身五衰氣,使得自身無論是肉身還是元神都達到不被五衰所累,不被五衰所迷。

按理說陳雲先後在風雲、蜀山兩個位麵經曆了多次雷劫,就算自身有五衰氣,也該被清理了大半。

但是他在吸收了大妖殘念,親身體會了簡冰如的五德運勢後,便有了明悟,或者說,在洞府空間晉升後,他就該明了,但礙於他五衰氣是在太多,是以,知道簡冰如的五德運勢組成五行世界後,才讓他照見本身。

大唐位麵的王朝更替、風雲位麵中的神龍之死、蜀山位麵的反清複明,都是有大因果的,而他也因此積累了不知多少的五衰氣,,雖然有幾次雷劫洗禮,但他一身五衰氣也隻是減少了一半,這也是他本身戰力很高,但本身實力要積累很久才能突破的另一個原因。

當然有壞有好,五衰氣能壞人心,能累人根基,但陳雲以大妖殘念練心,以上古戰場磨練武道意誌,在五衰氣下,心通無礙,隻要一舉破滅前因,種種過往再也不會動搖他的本心,那是才是心堅似鐵,意如鑽石,真正達到超凡之境。

那是一種境界,超凡超凡,既然超脫凡俗,自然不會留戀種種,這個留,是意留,而非身留,武者之道,與修真之道大不相同,但那是指前期,萬法歸宗,大道本一,區別在於如何入道而已。

借助簡冰如的五德運勢所化五色神光,陳雲以明朝的德運加上簡冰如以自身人德溝通天地德運,一舉達到人道淨化,將自身種種過往悉數經曆一遍,反問自身,武道意誌空前暴漲,連帶識海元胎也從三尺三寸長到五尺,念頭水晶更加圓潤。

得益於此,以絕劍橫空,引到五衰氣的一劍更是在被淨化後,劍勢破立,劍意暴漲,反而破開了簡冰如的五德五色神光,此戰,勝負已定。

不過他也沒有接到主神的提示,因為簡冰如不算他殺的,在他運使自身人德時,他其實就是在自殺,當那一記五色神光用出時,他也就死了,或許他的精神不滅,那屬於他的五德精神又融入天地德運之中。

經此一役,陳雲雖然本身實力未漲,但卻更加自信,他有了這一次對付五衰氣的經曆,在以後的位麵中,他也不用在畏手畏腳,什麼業力五衰、也並非沒有解決的方法。

而他正好在無盡的位麵中,以此為磨練,練肉身元胎,練武道意誌,成就大毅力,大功果。

五行世界被他破碎,出來時,卻見穀辰已經垂手以待,四下風輕雲淡,那聖姑伽因也沒了蹤影。

若有所指的問道:

“怎樣,你成功了?”

穀辰嬉笑道:

“那婆娘果然夠悍,一不留神,被她遁去,不過我已經在她身上留下印記,她跑不掉的!”

頗為奇怪的看著他:

“你怎麼看上她了?難道你倆前世夙孽,早就糾纏不清?”

穀辰正了正頭上赤紅玉冠,頷首道:

“沒錯,她轉劫九世,除今生外,有五世與我糾葛,她早就是我的人了,就算她證得菩薩功果,飛升婆娑世界,也要做我道侶。”

陳雲對此頗為讚同:

“既然如此,下次我助你。”

喜歡的東西要把握住,心愛的東西要緊握住,最為根本的東西,要守得住。

這就是陳雲的想法,或者說,大多數強者的想法。

能把握住現在,就能守護過去,掌握未來。

陳雲在主神空間的道路,便是爭,大爭。而這也是他在經曆大唐位麵後沒有改練修真之道的原因,既然要爭,那便走武者之道,哪個以武成道的不是爭出來的,張三豐都殺過人,更何況其他練武之人。

相互聊了幾句,略略知曉了穀辰的過往,二人便破空離去,朝著元江而去。

識海內,元胎旁,八道劍影隨著元胎暴漲,也變大了不少,原來有三尺的劍影,現在又五尺了,而在劍影圍著元胎遵循著一種奇妙的韻律旋轉時,小金龍在一旁不住的打轉,腹下四隻金光燦燦的龍爪似乎有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