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奪取神格 第二十四章 外魔阻道自莎爾(1 / 2)

榮耀神山,即陳雲閉關之山,原本無名,但由於他的到來,追隨者中一位傳奇戰士把此山名為榮耀神山。意指大人的榮耀,與半神的榮光!

所有追隨過陳雲的人,不管是戰士還是法師,不論是大師還是傳奇,都看不出他的實力,隻能感到如淵海般深厚的不可測,於是,人們便把陳雲當成半神!一位強大的半神!

不是沒有人猜測他是某位神明的化身,不過陳雲沒有絲毫神威、神性,又打消他們的念頭。神明可不是仙人,和光同塵。

山腳,一個傳奇戰士仰望最高巔,目光滿是崇拜和敬畏,大人自上山巔後,就無人再能上山,一層無形的壁障擋在山腰,沒有一個人能突破,包括傳奇法師!但他們都自發聚集在山腳,阻止那不可能的打擾,守護這那位大人。

或許他們在想,大人是否在準備封神?而自己,又能否成為神之選民?

山巔,突起的石塊影響不了那個亙古的人影,他就如永恒神像,億萬年不變,盤坐於一塊大青石上,身前變換莫測的雲海盡顯奇幻鬼變,幽幽的崖底似一隻張開的大口,令人望之而畏。

雙目垂簾,墨發與黑袍隨著清風拂動,陳雲人雖在此,但一點靈輝卻透徹大千,無盡位麵微妙之事,如掌上觀紋,一一不落的被他知悉。

一日、一月、一年....陳雲並未開始推演或者動用什麼力量,隻是靜坐漠觀大千,平複真龍力與念頭心緒。

金仙,對他來說,並不遙遠,可以說近在咫尺,隻要他想,短則數月,多則數年,便能看破一切有法武學,步入掌控殿堂。但是這非他所願,天仙之道的盡頭,曆天地規則之極致,證金仙道果,才是他的目標。

行百裏者半九十,豈能半途而廢。

強者之路,大爭之途。與天地爭,與萬物爭,與人傑爭,與自己爭!若連天仙之道都未徹底走完,達到極致,又有什麼資格與別人爭,與天地人傑爭!

強者,是靠境界?靠真氣?亦或是靠功法?

不知,陳雲不知。

論境界,他已達金仙三品,論功力真氣,真龍力比一品金仙還高數籌,論功法,他有九入真龍化元經這樣的奇書。

但這又怎樣,這些都不是根本。

他算強者嗎?對於凡物,他是很強,但他敢稱強者嗎?

對於強者來說,真力真氣一切能量隻是為用,境界感悟更不過對道的理解,功法更是可有可無,一念生滅,再強大的功法都是強者所創造。

那強者需要什麼?

陳雲不知,或許以後也不知,也或許永遠沒人知道。但他明白一點,自己心之向,便要實現,不能違心!!麼?

當初,他還是一個凡人,區區先天,便在龍脈下,創出九入真龍變,妄圖日後練就十二萬九千六百穴竅真龍,橫行於諸天萬界,無盡位麵。

十二萬九千六百穴竅,十二萬九千六百真龍,如今,他達到多少?亦或是,達到圓滿?功力日漸高深,卻不如初入大唐時的自己,這是為何?外因?內因?還是什麼?

追究深一點,當初陳雲練就第一變,一萬四千四百穴竅被練通,就能敵風雲諸多豪傑,在蜀山毫不懼諸多修積千年、萬年的劍仙老怪,而此時呢,九變完全,十二萬九千六百穴竅練的圓通如意,每一個都具備四品天仙以上真龍力,比之以往,如何呢?

大大不如!

陳雲自思自量,金仙,他所求,但求的不是金仙的力量,而是金仙的功果,道的本質!強者必備的冰山一角!不論是否失去力量,不論是否重入輪回,都不能阻礙強者的那顆心,那不滅的意誌!

無聲一笑,陳雲已有定論,十二萬九千六百穴竅未盡數化為十二品天仙,這不重要,他的心,他的境界,他的意誌已經不被這力量所遮蔽,金仙,不是力量的金仙,而他所求強者的金仙,也不是區區十二萬九千六百個十二品天仙真龍力量。

而是行之功果,仙之道果,武之心果!

力量的本質,規則的本源,道的體現!得之,無論力量是否消失,都不在是掛礙!

欲踏天仙盡頭,證得道果功位,力量不在迷心,強者就此入門。

心觀大千,億萬眾生,往來廝殺,征戰活命,陳雲一顆通達之心漸漸沉寂,整個人如萬古磐石,漸漸無氣無息,沒有任何波動。識海一切事物也隨之沉寂,混沌一片中,就隻剩下大海,反照一切東西。

無知無識,混沌中浮現一幕幕微妙場景,卻是靈輝透徹無盡位麵,反照而來的縮影。這本不該出現在陳雲身上,反照大千,是六品以上金仙才有的神通,普通金仙乃至天賦異稟的天仙,最多默查諸天,眼觀大千,目極萬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