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星辰變 第二十四章 先天之法可傳否(1 / 3)

太陽初升,紫氣異來。

柔和的金陽光芒群山灑落,遍地照開,大日精氣與天地諸般元氣交·合生發,生出一縷縷肉眼不見的紫氣,這是接近那先天氣,有氤氳紫氣之稱的陽和妙氣。

天下間的修行者,神聚天地本源氣,而仙練各種天地元氣,仙魔一體,在吸納天地元氣方麵,仙魔也無不同。天地元氣有很多。概可分清陽、濁重或是陰陽均衡的,或是以天星月華、山川草木、五行之氣而分。

其中後天的天地元氣,以赤橙黃綠青藍紫諸般色彩,紫色最為靈韻,品質最高,而後天諸氣中,還有三種不在天地間尋得,一是仙道貴生以為超脫的玄清氣,一是輪回生死的濁氣,一是陰陽相衝,生命造化之氣,具有無窮造化玄妙。

此三氣構建天地生死至道,形成自然輪轉,正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就是造化生命的起源。

魔神早已明白。

采天地間第一縷紫氣,吞納入腹,歸於丹宮,融入真氣,不覺魔神身上一層白光一閃而逝,純而華貴,充滿了自然的氣息,一個個道符在白光中流轉著,閃著光輝,仿佛在呼吸一樣。

“啵!”一聲隻有他才能聽得的輕微響聲傳來,魔神便觀照到,丹宮處,一團白耀耀的真氣內部,除了一小團皓白色的晶瑩透亮,光華自生的道符之外,還生成了另外一個火色道符,也隻有紅豆大小,活躍地跳動、搖曳著。

“大陽之火!生命之火,熱情、奔放,為萬物生命力量源.......”魔神感到了道符內一種複雜微妙的含義。

果然很快,神道轉仙道,雖是修煉真氣,但道家典藏那萬千八百字,已經去蕪存菁,隻留下道符精奧,如此微妙感悟,便如積水成河,點滴雖小,卻能堆成海河。

魔神觀照真氣道符,現在算是明了,自然之心,真氣道符是屬道家體係,和神道神火略有不同,但是本質上還是相似的。

仙求逍遙,練三花以聚頂,聚五氣以朝元。

神道則出的是神格,也就是一種龐大的本源能量核心,神魂乃至身體,都和能量本源結合一體,再不可分離。

雖是萬法歸一,大道歸源,但二者在金仙、太乙層次,卻有分道揚鑣,這無關其他,卻在體係自身。

仙求的是超脫天地、逍遙無極,神求的成為天地道理、天地法則。業位不同,道果不同。神道力量是強大的!仙道貴生,則求永恒,長生,超脫。

魔神已經能夠想象,古神本尊與武道本尊當初斬道化身,是如何智慧遠見,二者分出,發展至巔峰,練本源而合於天地,這是如何強大。

大千世界,無盡位麵至開辟誕生至今,不知有多久,便算是天地,也有終結的一天,神道追求的不是永恒,而是至大之強如天地的力量。

不成永恒,終究無用!魔神歎息一聲,隱隱推測出神道在大羅之後,難有仙道境界高遠,也無法走出桎梏。

睜眼,起身一拍盤在半身的蛟蛇,魔神辨了方向,縱身一閃,往臨安而去。

終究,還是要了解此身恩怨因果,才能完滿如意,不致於成為拖累。

魔神腳力何等急!有武道超凡輕功奧義,須不了幾時,就看到一個城池,人影往來,車馬如龍。

這就是臨安了。

高牆厚壁,古道方圓,城達數十裏,牆高十餘米,人口多達七、八萬。城周,方圓幾百裏內,分布著三十多個小鎮,數百多小村,人口繁盛,對於此時王朝時代來說,已是十分繁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