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師,別出樞機,另開先河,獨樹一幟而自成體係才可以為之,能成者自是每代驚才,蓋世人傑。其名垂於古今,似天地鍾靈名山,巍峨雄渾,受百代敬仰。
但此宗師,非旁人言語蓋能定,古往今來,一個位麵誕生至今,能成宗師這百十可數,其無一不是引領時代,開辟一門源流的先輩。
而大宗師,更是宗師之宗師,百代無一,萬世無對,從太極拳劍自出世流傳,無論天地反複,王朝更替,亦不能將之消泯於時光長河,便可窺一二。
武學之道,能有幾人如何!文壇,又有幾人如何?是以,大宗師,無論修為,自是大氣運,大毅力,天地萬靈所鍾。
魔神點化張三豐這位大宗師,自然得了一份氣運功德,但緊緊如此卻還不足以令他如何變化,三百六十星球信仰意念,已是讓他這個真神宛若古神一般了,區區大宗師氣運,還不及一顆星球的信仰源泉珍貴。
令他震動的是,點化一位大宗師,體內道符猛然膨脹變大,頃刻便壯大數倍,真氣運轉,便如萬流彙源,層層暴漲,周身自然之心,領域範圍向外不住蔓延,三千裏地界眨眼而過,如掌中觀紋,一粒微塵震動,乃至蚊吟響起,具清晰可辨,曆曆在目。
這一刻,魔神隻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念起念落,風雲彙聚,草木皆動。意念所至,則真氣合於天地之造化,噓為雲雨,嘻為雷霆。
這就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真意,魔神心生大悟,一念頓起,震雷炸響,一白一紅兩道道符如化兩條蛟龍衝出頂門,一畝白紅雲光顯化,道符如龍,不斷變化成金丹,舍利,仙蓮,等等模樣。
這是心相顯化,仙道真意便蘊藏在那金丹、舍利,蓮花等實物的變換中。
一畝水雲波光光亮傳出,普照心宮泥丸,意識海世界,四麵體神格受光照耀,迸濺出無量神光,登時意識海顯化成形,具足一片汪洋,清澈透明,深不見底,一顆顆珠玉散於其中,卻是此身本來的念頭。
隻是這些念頭灰暗無光,如明珠蒙塵,黑點斑駁,是業力因果糾纏所至,魔神心道既然借了他的身體,便還他一個造化,心念一起,兩光便化為意誌無形大手,將這些念頭上灰塵一一擦拭,拂去。
念頭琉璃,通體晶瑩,魔神法眼一觀,少年曾經記憶便如電影回放出來,這下,便是他日離去,他也好聚攏念頭,還複少年本真。
魔神法眼又望向意識海汪洋深處,那是一片深幽不可見底的地方,隱藏著生命輪回的烙印,生生世世的孽障,業力,這可不單單是他能驅除的,隻能靠自己,便是本尊,也是在登臨金仙時,將這業力掃除,還自己一個本真。
收了心相,魔神暗自體會方才道境。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這才是仙道的根本,是其立道的真意,諸如其他殺,煞,魔仙,不過帶了個仙字,根本沒有得到這個仙的真真精義。
仙道,古之真仙修得圓滿,便不會再一味熬煉法力、參悟法術,這已是不可取了,即便是法力再高,也僅僅是增加單純的法力罷了,於境界上的修行作用不大。
回望修行路,修行之初,應該修法、修術,法是道之本,是通往長生之路。術是法之用,抵禦各種形色劫數離不開它。
到了後來,若要達更高的業位、更遠的目標,凝聚功德氣運才是真正的必由之路,因為大道貫穿天、地、人三才,隻有順了這天道、地道、人道,才會功德加身,直達大道本源。
所有才有“仙人轉世下界,渡人渡世”的說法事跡,久經傳送,其真意便在功德二字。
想到蜀山所得道書即種種關乎仙道法門秘籍,魔神心中一動,神格微顫,隱隱於道符金丹心相相合。
念頭一轉,魔神卻是又想到,點化一個大宗師便已如此巨大收獲,若點化上百十千個,那豈不比統治一個個星球信仰還強!本尊傳道大誓願,豈非也是完成?
此念一起,本體兩位本尊盡皆震動。真信天尊是悟如此電弧啊,方才是古神未來道路!而陳雲是悟,大誓願道,小天道,豈不也是如此!
大道至簡,一切如過河摸石,方今兩位本尊才恍悟,原來種種,卻是騎驢找驢。位麵是一,主角是一,有了一,何須去尋三生萬物,隻要一位麵尋了一位天命之人,一位主角,為其傳道行道,不就順天自然,法效無極,無為而為,故天下能與之爭,如今傳道行道,哪有不興不盛之理!
這本就是他們早該明白的道理,隻是深陷其中,反倒沒看明白,若無魔神偶悟,恐怕得小金龍潛龍升天,他們才會想起龍庭道生一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