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屬於中醫“消渴”病,認為是高粱厚味、恣情縱欲、年老體衰所致,病機是腎陰虧虛、陰虛火旺、耗傷肺胃津液,治療原則應以滋陰補腎為主,兼熱則加清火之劑,兼有氣虛加益氣生津之劑,兼有陽虛則加溫補之劑。如用六味地黃丸為主,有熱加麥冬、石膏,知母,氣虛加人參(黨參)、麥冬、五味子,陽虛加肉桂、菟絲子、仙靈脾等。成藥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玉泉丸或消渴丸等。除辨證治療和成方以外,還有一些單味降糖中藥,如人參、黃芪、蒼術、黃精、玉竹、天花粉、枸杞子、何首烏、仙靈脾、葛根、玉米須、虎杖、石榴皮、番石榴等,既可單味藥煎服,也可加入辨證方藥中使用。
前列腺肥大
【疾病綜述】
前列腺肥大與睾丸的分泌物男性激素的水平有密切的關係。男性激素的水平隨著睾丸的變化忽高忽低,人到老年睾丸分泌男性激素的功能逐漸減退,性激素平衡因而失調,前列腺不斷地受到其他激素的刺激,隨之出現增生肥大,甚至可達到正常的15~20倍(大如雞蛋)。
【病症特點及確診】
前列腺肥大後從四周壓迫尿道,使膀胱內的尿液排泄受阻,表現排尿次數頻繁,尤以夜間為甚,影響睡眠,隨後可見尿線變細,射程縮短,排尿時間延長,有時即使用力掙擠,尿液也隻能點滴而出,甚至完全排不出來,下腹脹痛難受,有時膀胱膨脹如婦女妊娠5個月大小,形成急性尿瀦留,此時必須插管導尿後才能解除痛苦。有的病人由於膀胱開口梗阻,加上膀胱肌肉收縮乏力,可使部分尿液殘留在膀胱內形成殘餘尿,由於梗阻日漸加重,殘餘尿超過膀胱容量,就使尿液返流到輸尿管與腎髒,使輸尿管與腎盂擴張繼發腎積水,壓迫腎髒實質,使腎髒排泄功能損害,引起尿毒症。
【治療原則】
前列腺肥大病人,大都年老體弱,治療時必須考慮梗阻程度與全身情況。如隻有排尿不暢,肛門手指檢查前列腺輕度或中度肥大,可以試用女性激素,使增生腺體萎縮變小,緩解梗阻症狀,常用藥物有乙烯雌酚,每日3~6毫克,連服一個月為一療程。或戊酸雌二醇5毫克,每周肌肉注射一次,這些女性素有使乳房發脹與肥大乳頭變黑等副作用,因此必須遵照醫囑用藥。如藥物治療未見好轉,可考慮作前列腺摘除術,使尿道恢複通暢。如年邁體弱,經受不住大手術,則可將雙側睾丸切除,也可獲得一定療效。
任何原因引起前列腺充血、水腫、腺體變大,都會使尿路梗阻趨於嚴重,前列腺位於骨盆腔底部,周圍有豐富的血管叢,久坐不動,可使靜瘀脈血,所以靜坐較久者宜站起來活動幾分鍾,平時要少吃有刺激性的飲食(如酒類、辣椒),冬季注意下身保暖,避免會陰部受涼,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性生活要有節製,減少前列腺充血。假如平時能注意這些問題,就可減少急性尿瀦留的發生。
一般說來,輕度前列腺肥大如不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病變會日益加重,所以不要因症狀暫時穩定或緩解而放鬆治療應定期到醫院進行複查,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慢性腎小球腎炎
【疾病綜述】
慢性腎炎也稱慢性血管球性腎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腎髒疾患。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發生在不同年齡,以青中年最多,男性發病率高。臨床表現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腫、高血壓、貧血等。嚴重者可逐漸發展為慢性腎功衰竭。本病屬中醫水腫、虛勞、腰痛等範疇。
【病症特點及確診】
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為:居處潮濕、或飲食不節、內外之濕困阻,致脾失健運;或勞倦傷脾,病後脾腎兩虛,均致水濕泛濫,日久損傷脾、腎,陽氣受損,陽損及陰,腎病及肝,表現為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最後致陰陽兩虛。
【治療原則】
中醫治療本病,以補脾益腎為大法。凡屬脾腎陽虛、水濕泛濫,證見身腫、腰以下尤甚,納減便溏,肢冷,腰冷痛酸重者,治以溫陽利水為主。屬脾陽虛弱、水濕逗留,證見全身水腫,按之沒指,身重,納呆,泛惡者,以益氣健脾利水為大法。
如為脾腎虧損、氣血不足,證見麵黃神疲,腰膝酸軟,遍體浮腫者,治以健脾益腎,氣血雙補。屬於腎陰虛,肝陽上亢,見麵潮紅頭痛頭暈,腰酸遺精,肢體微顫等,宜養陰滋腎、平肝潛陽。
後期陰陽兩虛,濕濁內盛,見水腫反複、精神疲憊、五心煩熱、腰酸遺精,治以扶正降濁。
本病浮腫期間,血中非蛋白氮不高時,可進高蛋白飲食。高血壓及浮腫時應忌鹽或少鹽飲食。血中非蛋白氮升高時,宜進低蛋白飲食。平素應避免受冷、受濕、過度疲勞及用對腎有損害的藥物。積極防治急性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