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村長萬恒山的家裏麵。
堂屋的飯桌上坐著萬恒山,萬家養和一個年紀和萬家養相仿佛的小夥子,他是萬恒山的兒子萬家昕。萬恒山算是中年得子,他已經60多了,萬家昕和萬家養同歲也是25歲。
本來萬家昕和萬家養是小學的同班同學,不過後來萬家養小學蹦了一級,初中又蹦了一級,所以就成了低萬家養兩級了。
所以萬家養創造了全省第一的高考狀元的輝煌之後,兩年之後考上上海交通大學的萬家昕就顯得有點普通了,沒有造成當年的轟動。不過他也是那一年的全市的高考狀元。
萬家養也是有8年沒有見過這個兒時的最好的玩伴了。
萬家昕個子不是很高大約175左右的身高,但是長的非常的清秀,大學畢業之後留在了上海,通過自己老師的關係在一家建築公司謀了一個技術類的工作,幹的也是風生水起。另外還談了一個上海本地的女孩當女朋友。
由於萬永為老爺子纏綿病榻已經大半年了,所以他的離世也不算是突然,大家都有了思想準備。悲傷的氛圍也就淡了許多。
此刻萬家養就和萬家昕在和萬恒山父子交談著。
現在主要是萬家昕在說著自己的事情。
萬家養還真沒什麼好說的。他隻能說自己剛剛研究生畢業,還沒有正式的工作。
萬恒山就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麵的老山民,對於什麼研究生啥的根本就不懂,而萬家昕則是知道的,萬家養離開家鄉8年,四年本科,三年碩士研究生讀下來,也就是去年下半年才畢業,比自己還有晚畢業一年。
不過萬家昕雖然猜對了萬家養的畢業時間,可是卻不知道,萬家養本碩中間有一年即沒有工作,也沒有上學,而碩士僅僅讀了兩年就畢業了。
萬家養對萬家昕目前的狀況也是表示了祝賀。
不過有一件事情卻堵在了他的心裏麵。
萬家養等萬家昕談完了自己的狀況,說道:“恒山叔,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萬恒山說道:“什麼事情啊,說就是了。”
萬家養說道:“叔,我想把咱們這裏的路修一下。”
聽了萬家養說要修路很是讓萬恒山和萬家昕驚訝了一下。要知道,萬家屯子坐落在龍虎山的中間位置,想修路最少也要克服兩道山梁子。當年萬永為帶領全村的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修了一條簡易的公路。而且是除了高端的越野車之外,普通的汽車是根本就開不了的。
看著滿臉驚訝的父子兩人,萬家養說道:“叔,我的想法是,修一條隧道,打通我們村和外麵的聯係。”
不管萬恒山父子的無比震驚,萬家養緩緩的說出了自己的計劃。真正把計劃定了下來,還是萬家養在大佛寺下山的途中下定的決心。
是的,萬家養想讓龍虎山的鄉親們改變現在這種貧窮的麵貌。這種家裏麵扯上了電燈就是實現了電氣化的麵貌。整個龍虎山裏麵隻有萬家屯子的村委會有一部電話的麵貌。
曾經的萬家養由於在山裏麵待的習慣了,根本就沒覺得這裏麵的山水風光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知道和孫晗雪相戀,兩人旅遊的時候,萬家養感慨道:“這五A級風景區的景色,還不如萬家屯子的風光好。”孫晗雪笑道:“那就帶我去你的老家看看唄。”可惜這都是往事,已經隨風而去了。
一路從大佛寺走下山來,萬家養將龍虎山打造成風景區的計劃漸漸的成型了。
甚至他還想到了,利用山上的大佛寺。
龍虎山在東山鄉的北部,距離東山鄉有25裏山路。
東山鄉位於容城縣城正西20公裏處,在容城縣的十幾個鄉裏麵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鄉,當然也是最窮的一個鄉。
在這一帶龍虎山的山區包圍當中,一共有6個自然村,萬家屯子算是一個最大的一個自然村了,60多戶人家,400多口人。其他的還有5個村子,當然就不算大了,五個村子加起來合計不到1000口人。
站在山的頂峰向四外遠遠的看去,龍虎山絕對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風水寶地。
逶迤而來的兩道山嶺,一道宛如一條逶迤而來的盤龍,另一道仿佛是一條臥虎,龍頭虎口隻見有一道孤峰相連,婉如龍虎戲珠一般。而這坐山峰也被成為戲珠峰。尤其神奇的是山峰之間兩條小河湧出,被山民們稱為虎口河,龍口河,兩條河的河水在戲珠峰下會齊,形成了波光粼粼的一條大河,被稱為龍虎河了。萬家屯子就坐落在龍虎河東岸。河水在龍虎尾的位置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