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勝是一個身材不高的矮胖子,給人一種彌勒佛辦的感覺,他說道:“小萬,你說的肯定行,這是大好事。不過還是兩個老問題,一個是路的事情。一個是怎麼吸引遊客來的事情,這兩條做不到,可就是瞎忙活了。”
張澤石倒是沒提路的問題,隻說了一點,那就是建成後怕的是沒人來,真要是人來了,又怕沒啥看的,人家會不會說上當了,再不來了。
張澤石、李長勝擔心的這些,萬家養都已經考慮過了。比如修路問題;那是當務之急的第一件事情,是必須要馬上上馬的。
萬家養說道:“修路是第一期工程,隻路修好了,龍虎山景區的開發才能進行下去,第一階段就是修通龍虎山到東山鄉的公路。資金完全就由我來承擔,坐等交通部門規劃給龍虎山修路,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這話說的就有點打臉的意思了,不過現在兩位縣領導可沒理會這個,他們還沉浸在萬家養一億元投資的幸福當中呢。不過張澤石和李長勝也決定向市委市政府彙報一下,給上級彙報、爭取支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麼地也得爭取點項目資金啊?
另一件事情就是收集資料問題,萬家養的想法是景區不但要有自然的,最好還要有曆史的,這些大量的資料要到容城縣、沙河市的文史資料部門去查找。這都不算什麼事情,兩位縣領導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總之一句話,前期工作的兩個重頭戲是就是修路和人員的招聘培訓。
萬家養說道:“就先用手頭的一億元先幹起來,隻要選準項目,搞好規劃,認真實施,錢不成問題!現在起步階段比較難,將來成規模了,會有人願意給我們投資,因為資本都是趨利的。隻要將來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不要說那些商業資本願意給我們投資,恐怕光是旅遊項目的錢都花不完!””
張澤石和李長勝見萬家養觀一幅篤定的架勢,情緒算是被調動起來了,看萬家養的眼神都變得熱切了。
萬家養嘴上說錢不是問題,但實際上知道自己隻有1億多元,多一分都沒有。用這些錢幹這件事情恐怕是力有未逮。隻不過他是大學生知道必須用經濟手段解決經濟問題。隻要方法對頭,資金總是能夠籌集到的。
萬家養的想法很簡單,隻有兩點:一點是在沒有縣財政撥款的情況下,搞股份製經營,將龍虎山旅遊基地建設成股份製的旅遊企業。第二點是動員鄉親們出勞動力,節省費用。象修路的工程,鄉裏麵的人要動員起來,用自己的雙手把旅遊基地建起來。當然也不是白幹,肯定是要付出勞務費的。
萬家養這個想法一說出來,李長勝很是激動了一會兒,這可是個解決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好辦法啊。
到了這時,萬家養拋出了搞股份製經營的想法。
萬家養說道:“龍虎山風景區作為縣裏的集體資產進行評估,作為資源股,景區裏麵的全體村民每人一股,每年參與分紅。然後是每10000元一股,采取自願入股的方式,麵向全縣人民招股,同樣參與分紅。”
“也不光是容城縣的人,全沙河市的人,甚至整個東山省的人都可以入股。隻要宣傳發動到位,我們最起碼可以籌集幾千萬元,一舉解決資金問題!”
萬家養的聲音有一種不容否定的自信,鏗鏘有力!
張澤石和李長勝都是當過多年官員的人,也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心裏活絡著呢,不再羅嗦,跟著萬家養就仔細計算開了。
三個人一直到晚上七點鍾,就基本上把要幹的事情給理清楚了。
當中薑秘書進來了一次,給他們三個送上了晚飯,晚飯就在張澤石的辦公室裏麵將就了一頓。一切談妥了,張澤石一下子如釋重負,拍著萬家養的肩膀說:“小萬啊,你這麼多年的書真是沒白讀,高,實在是高啊!”
三個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萬家養知道,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頭三腳難踢。真正踢開了,也就是那回事兒,再難都能走下去。正事談完了,萬家養向兩位領導提出了告別,謝絕了張澤石和李長勝的熱情挽留,萬家養開著陸地巡洋艦離開了縣委大院。
剛剛離開縣委大院的一刹那,那一種被毒蛇盯上的感覺又浮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