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步,而要實現第一步就是有自己的電池生產企業,萬家養的目光盯到了島城電視機廠上麵。
從整個的1990年代到2000年,島城牌電視機曾經傲視全國,並成為國產品牌擊敗洋品牌的領旗者,可是進入新世紀之後沒,島城電視就突然衰落了,反而是原來的那些被長虹壓製的死死的國產品牌成功上位,成為新一代霸主。
對此萬家養研究之後認為之所以這樣完全是廠子管理層的決策失誤和高層管理者的私心作祟。
在決策失誤方麵最關鍵的就是所謂的多元化戰略的失敗。而島城電視機廠多元化經營整合後的ROA是0.03%,而電視機業務的ROA是4.35%。所謂的多元化經營對業務收入沒有什麼貢獻。完全是拉了企業的後腿。其中就包括了萬家養看中的電池廠。
其他的象什麼資源管理、營銷機製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這一切就要歸結於上一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劍鋒的私心上麵。
廠子管理層決策失誤使島城電視走下輝煌的神台,而吳劍鋒的私心作祟,卻讓島城電視機廠深陷泥潭,難以翻身。
吳劍鋒想幹什麼?他想管理層收購。想讓島城電視機廠成為他個人的企業。當然最後關頭國務院有關部門對上市公司的國有股轉讓叫停,計劃失敗了,卻讓整個企業完蛋了。
當然作為對島城電視機廠有想法的萬家養是應該感謝吳劍鋒的,如果不是他在臨退休前的這些臭棋,萬家養哪裏有機會出手。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島城電視機廠是軍隊的企業和其他的機械廠和鋼材廠一樣都是軍工企業。這樣萬家養就會和軍隊搭上關係。到時候收購三個軍隊的企業也會少很多的麻煩不是。
其實萬家養這一步是多餘了,不就之後不是他找上軍對,而是軍隊找上他了。
第二步就是電動車的生產。
與其自己建廠,還不如收購別的汽車廠,這樣還比較的省事,可以減少很多的麻煩。
島城汽車集團今天就這樣進入了萬家養的視線。不過萬家養也知道島城汽車集團和其他的幾家國企不一樣。
首先就是級別高,他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正廳級別,也就是和島城市的副市長是一個級別的。
其次是他的控股股東是島城市國資委,而不是汽車集團。
再就是負債特別高據說已經達到了總負債389億。每年的債務利息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據說他們用三年的時間研發了一款對標勞斯萊斯、賓利、邁巴赫的超級豪車,售價高達600萬之巨。光是研發費用就花了200億。可惜的是推出之後,一輛都沒賣出去。
萬家養已經有了對付島城汽車集團的辦法。
隻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盯上了這些國有企業,別人也盯上了。
隻不過大家的目的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