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孫晗雪收購失敗真相“我隻想知道,你們在思孚科技上是怎麼讓漢諾投資失敗的。”萬家養緩緩的道。
“是Tony給我的消息。”麥啟俊說道。
“Tony是誰?”萬家養問道。
麥啟俊一咬牙,心一橫,既然要賣,那麼就賣個徹底吧。
“Tony的中國名字叫做趙理。”麥啟俊說道。
萬家養一愣,還真沒想到,居然是孫晗雪的枕邊人出賣的她。
“繼續說!”萬家養冷冷的說道。
於是麥啟俊就毫不保留的把事情的前前後後講了出來。
大概四個多個月前,香港上市公司思孚科技發布公告,與潛在買家盛豐控股簽訂收購意向書,而盛豐控股的實際擁有人正是漢諾投資(中國)公司。實際操作人就是孫晗雪。
這個消息發布的時候,其實麥啟俊他們已經知道了一個多星期了。趙理已經通過他在漢諾集團的內部關係得到了消息,及時的通知了麥啟俊。
孫晗雪的計劃是預計花費不到8億港元買下上市公司思孚科技,由於在要約收購中,思孚科技的兩位主要股東已作出不可撤回承諾,以致外界一致認為孫晗雪基本確定可以入主思孚科技,將借殼成功。
那個時候,思孚科技的整體市值不到7億港元,維華高科要真能借殼上市,孫晗雪的這一操作可以說是很完美了。
漢諾投資(中國)公司的名氣也助推思孚科技的股價一路走高,從宣布之日前日的0.122港元/股,最高漲至3.94港元/股(8月18日),最大漲幅為達到3230%。
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在宣布要約失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思孚科技股價當日最大跌幅超過90%,公司股價瞬間回到了4個多月前。
沒錯,港股出老千還有這樣的操作那麼港股思孚科技的這場騙局是如何設計的呢?其實說起來十分的簡單:首先就是思孚科技的股權實則高度集中。思孚科技的大股東曾經多次減持公司股份給第三方,但實際上減持部分被麥啟俊他們的多個公司持有,且每家公司的持有量均不足5%的舉牌線,這樣他們就是一致行動人,此時他們已布好高價套現的局。
同時思孚科技又在孫晗雪收購前配售新股,名義上是業務發展所需,實際上是低價吸籌。
然後放出孫晗雪收購思孚科技的消息,使股價直線拉升後,所有不足5%的持股人都可立即在高位套現。
這裏要注意但是,5月27日,思孚科技將6.88億股配售股份已按配售價每股配售股份1.33港元成功配售予不少於17名承配人,淨籌9億1504萬港元,占擴大後股本約16.67%。思孚科技在公告中聲稱,公司擬將淨籌款約6億7865萬港元用於購買一項物業以作為公司總部之用,約2億3639萬港元用作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
2個月之前還配股購買物業作公司總部之用,兩周後就要把公司賣掉,這裏按正常人的思維來說都是一種低價吸籌的伎倆。
而此此時的香港證監會在幹什麼呢?
嗬嗬嗬,不用說,大家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