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伯格的力挺讓高盛放心了,但美聯社以及《洛杉磯時代》的調查也並非是空穴來風,那麼多人都在證明奧巴馬跟穆斯林關係密切,如果奧巴馬真是一個激進的穆斯林分子,這對猶太人控製的華爾街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高盛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該怎麼辦呢?高盛苦思冥想,將目光瞄向了奧巴馬的另外一個黨內競爭者希拉裏。
希拉裏是克林頓的老婆,相當具有政治前途,高盛前掌門人魯賓一直是克林頓的財政部掌門人,高盛一直跟民主黨關係不錯,希拉裏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勞埃德·布蘭克費恩在私人府邸發動了向希拉裏募集競選資金的活動,高盛企圖通過腳踩兩隻船這一招來為將來的總統壓注。
然而,希拉裏這時站到了高盛的對立麵,高盛這會兒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勞埃德·布蘭克費恩現在太被動了,沒想到自己賣力為希拉裏募集競選資金,拿到錢的希拉裏馬上就翻臉不認人了。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為了高盛的利益,必須搞倒希拉裏!
在權衡利弊之後,高盛堅定地投資奧巴馬,拋開那個翻臉不認人的希拉裏。獨立監察組織“政治反應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奧巴馬充裕的競選資金裏麵,高盛獨領群雄,捐獻金額達3.7億美元。當華爾街的白領們還在因為金融危機為生存整天提心吊膽的時候,高盛卻鼓動自己的員工和政治行動委員會慷慨為奧巴馬解囊。最後的結果是,自從希拉裏公開指責高盛到總統競選人競爭失敗,除了最初高盛集團的員工們在勞埃德·布蘭克費恩的鼓動下捐款60多萬美元以外,高盛員工跟政治行動委員會再也沒有將一分錢投向希拉裏,反而向奧巴馬捐款500萬美元。
沒有了華爾街大腕的支持,尤其是高盛遠離希拉裏,堅定推舉奧巴馬之後,希拉裏在2008年5月到6月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裏,兵敗如山倒,超級代表紛紛倒戈。
在美國,隻要錢多,廣告宣傳能夠鼓動人心,最後勝出的概率就相當大。後來奧巴馬跟共和黨的競選人麥凱恩爭奪總統寶座的時候,奧巴馬在電視廣告的花費以4∶1大幅拋離對手麥凱恩,甚至史無前例地於大選前6天,在3條頻道的黃金時段發放30分鍾講話。在高盛的鼎力相助下,奧巴馬戰勝了希拉裏,戰勝了麥凱恩,成功地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入主白宮的黑人總統。
高盛,實在是高。
奧巴馬成功上台,這一次的政治博弈,高盛贏得爽快。
中國有句古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過在高盛這兒是個例外,高盛就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光掌控政局還不夠,經濟也得聽咱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