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威龍控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出市資格!為什麼要這麼做?威龍控股掛靠在摩根證券進行交易,豈不是更方便?”聽到萬家養的說法,珍妮的俏臉透著驚訝不解問道。
在珍妮看來,既然萬家養選擇了摩根國際銀行,作為離岸公司資金的三方存管,根本就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再申請獨立的出市資格。
如果威龍控股的資本運作掛靠在摩根證券,摩根證券能給予威龍控股提供的各方麵優勢,是不言而喻的。
“寄人籬下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單從擁有紐交所獨立出市資格的離岸投資公司角度講,紐交所能夠提供的融資融券業務,就足以令人心動。”萬家養爽朗一笑,隱晦地對珍妮做出了解釋。
“難道威龍控股的三十億美金,還不能滿足你的投資需要嗎?你要知道,就算是交易所能夠給你的離岸公司提供融資融券業務,風險也是極為巨大的,尤其是進行期指的交易融資,稍有不慎就會有爆倉的危險。”珍妮在等著交易所引領人的同時,一臉驚駭對萬家養提醒道。
可以看得出,珍妮是完全不看好萬家養的這個決定。
不過對於萬家養來說,擁有紐交所獨立出市資格的投資公司,可以向紐交所申請的百分之百融資權限,卻是他在資金量有限的時候,極為看重的。
“要想富,走險路,我在百慕大注冊的離岸投資公司。是全球資本市場都承認的,相信想要申請紐交所的獨立出市資格。應該不難?”萬家養笑著對珍妮說道。
“可以,你若是執意如此。今天就能夠辦妥。”珍妮蹙著秀眉,仿佛是已經提前看到了萬家養的離岸公司灰飛煙滅的命運。
與安德烈斯不同,珍妮並不是看不起中國人,不過身在美國長大,又對資本市場有著很多了解的她,深知並不是所有淘金者,都能夠在這看似繁榮的世界金融中心有所斬獲。
在華爾街繁榮的背後。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人的夢想,萬家養在珍妮的眼中,也隻是數之不盡淘金者中的一員。
紐約這個繁華的城市中,個人自由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視,但隻有少數企業家們能夠找對賺錢的方法。
300多年當中,股票創造出了一個個經濟奇跡,又造就了美國這個國際社會中最龐大的經濟體。紐約也成了全球的金融中心。
如今的美國,占據世界財富的總量已達到百分之二十五,造就這樣強大經濟基礎的條件固然有許多,但資本市場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但截止到今天,紐約仍然是一個淘金者的樂園,它依舊保持著多樣性和動蕩不安的特征,這其中的機遇和風險,在讓人瘋狂的同時,更是讓無數人體會到了資本市場的無情。
盡管是下午,華爾街依然是非常繁華,林立的高樓大廈,讓這條街終日都得不到充足的陽光,可是這條街卻是紐約著名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