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養聽得饒有興趣,覺得這個導遊的水平很高,字正腔圓,飽含深情,還熟知典故,顯然是訓練有素的。
介紹到這裏,自由女神的基本知識都講完了,萬家養都抬腿要走,就聽導遊賣開了關子,說是這個自由女神像的藍本是法國盧森堡公園裏的自由女神像,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這也是真的,聽在這些法國遊客的耳中,就格外顯得親切。
煽情都煽到這份上了,女導遊還嫌自己的解說不到位,就又問遊客知道不知道為什麼紐約的自由女神神像比法國盧森堡公園的自由女神像名氣大?
遊客們自然是搖頭、等著聽解說了。
女導遊就說,這尊自由女神像之所以成了美國象征,除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本意外,與她矗立在進出紐約港的航線上有關,紐約是美國最大的海港,從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上遠道而來的海輪,駛入紐約灣的時候,由於海麵的曲度,船員們首先看到的不是紐約的摩天大樓,而是高舉火炬、目視前方、姿態優美的自由女神。特別是夜間,自由女神手持的火炬燈光通明,就是一座燈塔,指引航線。海員們望見自由女神,就會產生抵達紐約、撲進了遍地黃金的美利堅懷抱的感覺,自然就會把自由女神像看做是美國的象征了。
這也是實話,而且是很真實的實話!
萬家養不再聽了,悄悄地掙脫了林穎姿和伊莉莎白的手,一個人去了自由女神像底部,先去看了一眼正在放映的電影,然後就坐電梯上到了基座頂部,沿著螺旋形階梯往上爬。
因為龍虎山景區的大佛立像設計方案有從大佛內部登上大佛頭部觀景的內容,萬家養就看得格外仔細。
萬家養數的清楚,女神內部的螺旋式階梯,不多不少,整整171級,正好到達自由女神像頂部的冠冕處。而且,每隔三節旋梯就設置一些休息座,供不能一口氣登頂的遊客小憩。冠冕處可同時容納40人觀覽,四周開有25個小鐵窗,每個窗口高約1米。通過窗口向外遠眺,東邊可見有“鋼鐵巴比倫”之稱的曼哈頓島上高樓大廈林立;南邊的紐約灣一望無際,波光船影相映;北邊的哈得森河逶迤伸向遠方。從冠冕處向右還可登上銅像右臂高處的火炬底部,這裏可容納12人憑窗遠望。
看了一圈,從火炬底部重新回到冠冕處的時候,又遇到了林穎姿和伊莉莎白。
魔鬼身材、天使麵孔的林穎姿、伊莉莎白,此時沒有美女風範了,累的一塌糊塗,正坐在休息坐上大口喘氣呢!
看到萬家養,伊莉莎白就招手,喊他過去。
要是萬家養此時置之不理,斷然離去,大不了被林穎姿和伊莉莎白罵幾句而已,無傷大雅。畢竟他們是萍水相逢,沒有什麼太多的聯係。但是,萬家養心地善良,想著著兩個姑娘從加拿大趕來,人生地不熟的,能幫一把是一把。特別是林穎姿還是新加坡的華人同胞,更應該多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