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待慕雲睡下了,楊昕頭枕著臂開始尋思著今後的事情。
不知不覺,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四多個月過去了。從最開始時的小心翼翼與不適應到現在的隨遇而安,他感覺周邊的世界越來越真實了,而以往的記憶卻正在被慢慢地封存。
他已經完全接受了自己現在的身份,開始考慮著是不是要到外麵去闖一闖了。
畢竟十裏坡太小了,自己不可能一輩子都呆在這個僅有二十餘戶人家的地方,何況現在身邊還有了妹妹慕雲。
教慕雲文化知識已經有一陣子了,現在小丫頭差不多有了小學畢業的水平。並且他發現自己的這個十歲大的妹妹似乎對計算有著特別的天賦,已經能夠開始獨立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了。為了自己和慕雲今後的路能走得更寬,他已經開始琢磨著把家搬到明春城裏去了。
他不會打漁,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每五天一次往城裏的來也樓送鹵味去賣,對十裏坡的依賴性不大,反而增加了很多來回奔波的辛苦與麻煩。
其實自己是無所謂的,但楊昕發現慕雲很怕在海上行船,也許是因為她在船上看到了父母遇害而自己又孤零地漂泊了數天的原因吧,現在每次搭船去城中慕雲都要緊緊地靠著他不敢往船艙外看,偶爾遇到風浪更是嚇得臉如白紙往他懷裏鑽。這麼經曆了一次兩次之後他讓慕雲留在家裏自己一個人進城去,而慕雲又總是不願意,寧可在船上擔驚受怕也要跟著他。
還有更長遠的考慮是現在屋子裏隻有一張大床,往日是爺倆睡倒也無妨。以後慕雲總是要長大的,屋子又太小給不了她一個屬於自己的成長環境,將來隨著慕雲長大了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不便。並且在這裏妹妹也沒有同齡的玩伴,自己每天晚上教她文化課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
這些日子來楊昕攢下來的錢有幾百銖,剛來時翻到家裏還有父親留下的兩千多銖的錢莊存票,是足夠在城裏租個小院子的了。在心裏又算了一下在城裏生活的成本,兩個人倒也能收支平衡——還有盈餘也說不定。楊昕合計著興許自己會再發現點什麼財路呢,要知道咱可是穿越過來的,穿越可就是一根碩大無比的金手指了,更何況楊大少可不認為自己是個笨人。
第二天吃早飯時楊昕和妹妹說起搬家的打算來,得到了慕雲的大力讚同。看著小丫頭歡欣鼓舞的樣子楊昕心想這小妮子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吧,還真是個不安生的主兒……
於是兄妹二人今天難得地丟下了自家院子裏的活計不管,興衝衝地進了城找房子。
一般來說明春城裏供本地人和外地人居住的房子都集中在輕風坊,但也略有區分。坊南多為本地鄉下進城做工的人,外地人多聚集在坊北麵。兩人對租房的行情都不熟悉,也沒什麼經驗,便尋了牙人來幫忙,牙人也都是在官府有備案的,倒不擔心信譽,實際上不隻是商家,整個兆國人都是很注重個人信譽的。
最終兩人選定了一處小院子,坐北朝南,東西有二十餘步,南北十餘步,正屋裏有三室,楊昕看起來很滿意,問了下價錢倒也能接受,便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