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三章,六天前的那個夜晚(1 / 2)

1974年5月2日星期四,晴

老撾又叫寮國,屬於山地國家,湄公河沿東西方向橫貫全境。

老撾和中國是友好鄰邦,同屬社會主義國家,這讓我對這個國家有了一種親切感。

六天前的那個夜晚,杜明山開車將我們送到離邊境很近的一個村子,通過一個專做偷渡朋友順利將我們送進了老撾。

杜明山不知從哪找來一輛裝滿蔬菜的卡車,讓我們躲進蔬菜裏,蓋上帆布,連夜把我們送到萬象,安排我們住進一家私人客棧。杜明山說客棧老板是他朋友,住在這很安全,等著他去給我們辦護照。

前天上午杜明山來了,帶來了我們所有的證件:“我的事情辦完了,要跟你們告別了。護照全都是真的,你們可以自由行動了。”

分手的一刻很想對他說些感激的話,可他手一揮說:“客氣話就別說了,我受江爺委托,要謝就謝江爺吧。”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客棧。

昨天帶著博士、依邁去市區轉了一天,想添置一些衣物。脫離大山了,馬上要去曼穀,身上的衣著顯然與環境格格不入。

老撾麵積不算小,中學地理課上學過,在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排名第81位,和英國相當。首都萬象在湄公河左岸,市區由西向東和向北伸展,寬闊的濱河大道橫貫全市。街道兩旁,椰子、香蕉、檳榔、龍眼、鳳尾、洋槐等植物交錯生長。

三個人在鬧市買好衣服,中午走進一家華人開的餐館,一邊點菜,一邊向老板打聽去曼穀最便捷的路徑。

“萬象到泰國很近的,就隔著一條湄公河。每到枯水季節,湄公河大半個河床顯露出淺灘,中間僅剩下一條小小的溪流,涉水就可以走到泰國。不過你們要去曼穀最好還是乘飛機方便,一個小時就能到了。”聽老板這麼說我高興了,當即決定明天就去曼穀。

今天一早,幾個人換上新買的衣服,乘計程車來到瓦岱國際機場,買好第一班飛曼穀的機票,順利通過口岸,九點剛過已經坐在候機廳裏了。

一直擔心杜明山給我們弄來的護照會出問題,沒想到竟一路暢通。有了合法身份,再也不用四處躲藏了。

離登機還有兩個多小時,三個人坐進機場咖啡廳,十美元一杯的摩卡咖啡散發著濃鬱的香氣。這是我第一次喝真正意義上的咖啡,很久以前隻喝過那種方塊狀的,用紙包著的,國內產的咖啡,帶著濃濃的焦糊味道。

一邊喝著咖啡,一邊透過寬大的玻璃幕牆向外望。天空一碧如洗,寬闊的停機坪上幾架待航的班機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芒。很長時間沒有過這樣安適的感覺了,看看對麵坐著的博士,新理的板寸頭、海藍色的體恤、米黃色的休閑褲、錚亮的皮鞋,儼然一副闊佬的裝扮。再看依邁,斜靠在沙發上,寶藍色的風衣敞開著,露出亞麻色的套裙和兩條修長的腿,一副紫色的巴拿馬墨鏡頂在額頭上。現在誰也不會懷疑我們的身份了,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

1974年5月5日星期日晴

轉眼到林翰家已經是第四天了,四天前飛機在曼穀機場安全降落,一出航站樓便給林伯打去了電話。

“好呀,一直惦著你們呢,現在終於來了。你在航站樓等著,我馬上來接你。”林伯在電話裏說。

林翰的車很快來到機場,把我們接到家,一坐下便開始對他詳細述說這大半年來的經曆。從插隊雲南說到偷越國境,從采藥老人說到朵嘎、說到金三角的營地,再說到出逃路上的萬般艱辛。聽我說完蘇僮的死,老人禁不住老淚縱橫:“沒想到數月前的一別竟成了永別,早知道這樣就不該讓你們再回去哦。”

我向老人介紹博士和依邁。他仔細聽著,動情地說:“你們都是我的親人,一塊留下吧,把這當成你們的家,一個都別離開了。”

夜深了,博士和依邁回房休息去了,林翰把我留下來繼續問著:“你剛才說朵嘎懷上了蘇僮的孩子,朵嘎在哪呢?怎麼沒跟你一塊過來?”

我告訴林伯,當時身處險境,垛嘎又懷著孩子,無法帶著她一塊走,想等我們安全了再接她出來。

“這樣吧,你把朵嘎家的大概方位告訴我,金三角那邊我有朋友,我安排人去接她過來。香港那邊更方便,博士肯定不能回去了,明天我就安排人先把博士的家眷接過來。”林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