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學習(1 / 2)

第49章

李海要調走的消息其他人都不知道,李青永沒有宣布,李海也不說,就在值班室和平常一樣的值班備勤,白天的時間很快的過去了。晚飯後,李海想起早上在車上張鄉長提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書籍,他以前對這些純粹的理論並不感興趣,今天聽張鄉長說的有意思,也就想拜讀一下革命老前輩的大作,充實自己的思想。

李海信步出了派出所的小院,向鄉政府的後排走去,他走進政府辦公室,見隻有通訊員王凱在獨自看電視,王凱見李海進來,打招呼說:“李哥,你怎麼來了,有事嗎?”

李海說:“王凱,我問一下張鄉長在不在?”

王凱說:“今天下午張鄉長和鞠書記一起走了,原來說的是晚上回來開聯席會的,現在還沒有回來,會議室裏有人等著開會呢。”

李海說:“張鄉長晚上一定回來吧?”

王凱說:“就是張鄉長走之前通知晚上八點開聯席會的,現在才六點多,我想他一定回來的。李哥,你找張鄉長有事?”

李海說:“我找他借幾本書看,他答應的。”

王凱說:“你在派出所等著吧,我看他回來給你們值班室打電話。”

李海說:“拜托了,謝謝你,小凱。”說完就轉身回派出所了。

王凱這個通訊員當得非常合格,上傳下達從不遺漏,所以他既然答應了,李海也就沒有必要再在鄉政府辦公室等著張鄉長回來。

半個小時後,李海接到了王凱的電話說張鄉長回來了,並說他告訴張鄉長李海去找他了,張鄉長讓李海現在就去找王凱拿書。李海一聽,趕緊跑到了鄉政府辦公室找到了王凱,王凱說張鄉長讓李海去他的辦公室,李海問:“張鄉長不是一會要開會嗎?”

王凱說:“對,你還不趕緊去。”

李海忙跑到了張鄉長的辦公室門口,敲了敲門,聽到裏麵張鄉長說:“誰啊?”

李海說:“鄉長,是我,李海。”

張鄉長說:“李海啊,進來吧。”

李海推門進去了,看見張鄉長正在辦公桌後邊的書櫃裏找著什麼,李海說:“鄉長,我來找你借書看。”

張鄉長說:“我聽小凱說了,這不是再給你找嗎?你等一下。”

李海說:“麻煩了,鄉長。”

張鄉長從書櫃裏拿出來一本薄薄的書說:“這一本是毛主席寫的《矛盾論》,你在等一下,還有一本《實踐論》也是毛主席寫的,這兩本書你要一起讀,還要看它們編寫的時代背景。哦,找到了。給。”

李海看這兩本書都不厚,說:“這書就這麼薄,我用不了多長時間就看完了。”

張鄉長坐到了辦公桌後邊笑著說:“別吹大話,你看看再說,有不懂來問我。你走吧,我還要準備開聯席會。”

李海說:“謝謝領導,我走了,再見。”張鄉長揮了揮手,李海轉身出來細心的將辦公室的門輕輕的關上。

《實踐論》和《矛盾論》是毛主席關於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代表著作。寫成於1937年7月。由於中國共產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思想,使中國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極大的損失。這兩篇著作就是毛主席借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的主觀主義錯誤而寫的。不過,眾所周知,毛主席的著作都是通俗易懂的,特別這兩本書其實就是兩篇講課講義,是毛主席在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時教授唯物辯證法時書寫的,李海讀起來並不吃力。

兩本書的篇幅都不長,其中《矛盾論》大約兩萬五千字,《實踐論》大約兩萬三千多字。如果是小說,李海用不了兩小時就看完了,可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看這兩本書,李海就沒有看的那麼快,他先看的是《實踐論》,一邊看一邊思考。文章的結束語深深的印入了他的腦海: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李海覺得這就是文章的精華,是全部的主題,李海對什麼是感性認識,什麼是理性認識,以及二者的關係都有了比較清晰的印象。特別是文中提到有些人對不熟悉的工作表示“沒有把握”,作者就進行了剖析:沒有實踐就沒有認識,有了豐富的實踐,認識逐漸的提高,才能從“沒有把握”到“行家裏手”。一本薄薄的書,李海看到了淩晨一點,他覺得收獲頗豐,對自己的提高甚大,但是忍住沒有繼續的看第二本書,翻身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