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無線充電裝置
硬件設備
作者:馬從彰 曹浩 任永軻
摘 要 筆記本電腦作為當今信息時代的一種產物,逐漸成為當今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筆記本電腦越來越智能化,筆記本的功耗問題也就隨之出現。本文就通過對無線充電技術解決筆記本電池續航能力短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讓讀者進一步的了解筆記本無線充電技術。
關鍵詞 筆記本 無線充電 電磁共振
中圖分類號:TN86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筆記本已走進大眾的生活,無論是休閑,還是辦公,筆記本都擁有著無窮的魅力。隨著電子技術的成熟,筆記本的硬件也在不斷地升級換代,不斷滿足著社會的發展和各個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不得不麵對的問題,筆記本越來越智能,功能越來越強大,是建立在電能消耗的基礎上的。目前市場上的筆記本電池續航能力很短,平均在4個小時左右,而且市麵上筆記本品牌繁多,充電設備並不能通用,而且大多笨重,本來很便捷的筆記本變得很不方便。針對此種情況,筆記本無線充電裝置,就應運而生了。
1 無線充電技術概述
無使用電纜和電線便能為任何電子設備進行充電,即無線充電。其實早在1890年,物理學家兼電氣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就已經做了無線輸電試驗。2007年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馬林·索爾賈希克 帶領一些學生對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究又登上了一個台階,他們在兩米以外成功通過無線電流點亮了一盞家用燈泡。無線充電技術無論是在工業還是消費電子行業中都有應用,這些應用中的大多數都處在發展階段,並在不久的將來有著巨大的潛力。
2 無線充電裝置概況
全球無線充電(wireless charging)市場預計將在2017年達到71.6億美元,這一數字在2011年為4.5686億美元。2012年-2017年,該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為57.46%。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生產國,同時也是第二大的消費電子市場,迅速發展無線充電技術,刻不容緩。
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的無線充電技術是利用電池感應原理來實現的。另外,無線電波也是一種較為成熟的無線充電方式,其原理是利用微型高效接收電捕捉從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隨之轉化為穩定的電壓。目前無線充電技術,是透過外接的發射器與接收器進行,就像是設備長了一條尾巴——好處是透過共通接口,每個設備都可以使用,也不需要安裝特殊軟件或者是機體改造。然而,因為無線充電是透過電磁感應進行,充電時的電磁感應除了會造成人體安全的疑慮以外,相對也容易幹擾設備的運作,特別是對無線通信所產生的幹擾問題。因此,針對小型無線充電設備,需要一套安全測試的標準,以確保發射器及接收器無論在正常運作或是失效狀態時,使用者及操作設備都是安全無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