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型病毒分析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研究(1 / 2)

網絡型病毒分析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研究

網絡技術

作者:葉玉蘭

摘 要 加強網絡型病毒以及安全技術分析對提升計算機的網絡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論文對網絡型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對容災網絡安全技術、數據加密網絡安全技術、虛擬專用網絡的安全技術等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進行探究。

關鍵詞 網絡型病毒 網絡安全 安全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計算機普及,當前計算機運用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網絡信息時代,人們對網絡具有較高的依賴性。但是在計算機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由網絡型病毒帶來的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問題對人們生活生產中的信息通訊安全造成消極影響,需充分對網絡型的病毒進行分析,提升網絡安全水平。

1 網絡型病毒概況與計算機網絡在安全方麵存在的威脅

1.1 網絡型病毒概況

計算機病毒是會對計算機造成危害的、人為編製而成的代碼或者程序,從上個世紀80年代流行至今,計算機病毒的分類較多,如,按照寄生對象,可分為混合型病毒、文件型病毒以及引導型病毒幾類,另外還可按照特有的算法、危害的程度或者相關鏈接形式進行分類。網絡型病毒的特點在於具有可執行性、傳播性、破壞性以及隱蔽性,最為突出特征在於傳播形式複雜,擴散麵積廣泛,傳染速度較快以及較難進行清除等。據相關數據統計,超過86%以上的網絡型病毒在清除之後仍然會在30天以內進行二次感染。

1.2 計算機網絡潛在的安全隱患

計算機網絡麵臨的是網絡設施、網絡數據信息等多方麵的安全隱患。概括而言包括3大方麵的安全威脅:其一是人為的攻擊,又分為被動的攻擊以及主動的攻擊,主動攻擊指對數據流進行複製、修改、插入或者延遲,從而實現信息破壞目的,被動的攻擊為截獲某種信息,實現監視或者偷聽目的;其二是人為粗心大意造成的威脅,例如,計算機用戶操作失誤形成安全漏洞,防火牆設置不完善則會為外界攻擊創造條件;又如,未能及時對防護軟件進行更新也會帶來隱患;其三,網絡下載軟件存在漏洞,也會成為黑客攻擊的重點。

2 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探究

實際上,網絡型病毒可能是執行碼,也可能是某個程序,對計算機正常使用造成破壞,甚至損壞硬盤或者操作係統。①如同生物病毒,網絡型病毒能夠進行自我複製以及快速傳播,造成較大範圍的網絡安全威脅。當前涉及網絡安全的病毒防護技術主要包括病毒的檢測、病毒的防禦以及病毒的清除等技術。②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當前網絡安全保障技術的發展方向可以論述為:開放式網絡安全技術、係統集成化的網絡安全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