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武定國兵變(2 / 2)

“官家,千萬擔心龍體,國公他畢竟是個江湖之人,而且尚年輕,許多事情不如官家看的這般遠,到也在情理之中!”

老太監察言觀色,極力勸慰晁陽王,這是他拿手的功夫。

“哈,哈,哈——!想不到,你一個閹人,倒是比朕看的更遠。”

老太監一番話,讓晁陽王的心情好了許多,至少,老太監幫他找到了一個更加合理的解釋,他願意相信古彥年輕,身份不同而產生的思維差距,而不願相信古彥對他存有芥蒂。

“哎吆,官家這是要折煞老奴,官家乃天上的神龍,又豈是奴才這等閹人可以比擬,官家千萬別這麼說,老奴就是有一萬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老太監知道晁陽王不會怪他,也不是真正覺得他比自己砍的更遠,如此這般說,隻是在表達一種愉悅之情而已,一時間誠惶誠恐,伏地高呼。

晁陽王這邊找著存在感,古彥卻早已離開了陽城,此刻已然到達邊境小鎮,當初古彥援助邊關,途徑這方小鎮,曾有短暫停留。

二十多年過去,小鎮依然,卻較從前熱鬧了許多,自從邊關戰事解除,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許多躲避戰火而舉家遷徙的人,如今又回到了這裏,畢竟,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漂泊在外。

古彥遠遠逗留了一會,並未進入小鎮,一路北行,很快便進入寒原。

古彥知道,這千裏茫茫寒原,暗中駐守著九陽國龐大的軍隊,隻是,相對於這千裏寒原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看不出什麼異狀。

按照先前的約定,恬親王應該到達寒原,若是沒有九陽國一行,古彥至少會前去與恬親王商議一下,如今看來已經沒有必要。

漫天飛雪中,古彥的身形急閃,偶爾揚起一絲飛雪,卻無法捕捉到其身形。

觀雲峰,古彥在山頂駐足許久,遠眺邊關戰場,這裏,曾經是古彥與左傑生死約戰之處,遠處,便是玉玲瓏為古彥而舍身赴死之所。

當日,玉玲瓏帶領三千士卒,手持高爆晶石與左傑同歸於盡的場景,即便過去了二十多年,卻仿佛昨日,在古彥的眼前呈現。

那位舍身赴死的將領,以及三千士卒,血染眼前的這片疆土,他們與古彥並未交情,卻毅然決然的付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玉玲瓏,至今還躺在秘境空間,成了一個活死人。

每每想起這些,古彥都深感愧疚,痛恨自己無力保護自己在意的人。而今,武定國麵臨危機,古彥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這二十幾年,玉麒麟一直坐鎮落月城,雖然不能從本質上解除困局,但這份情誼,要比天重,古彥不是那種不思報恩之人。

一個公主,一個親王,都與古彥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即便是放棄晁陽王這個帝王,古彥也絕對不會負了武定國的這番恩情。

一日之後,武定國都城。

古彥通過氣息改變了自身的容貌,以一個平常百姓的身份潛入。

令古彥感到奇怪的是,不論是邊關守衛,還是這皇城守城,都較平常加強了許多,沿途盤查路人也隨即發生。

真個都城散發著一股緊張的氣氛,街上行人都比往日少了許多,即便有,也是行色匆匆,極少長時間逗留在一處。

古彥暗中靠近皇城,放開自己的神識,除了感應到許多強大的氣息之外,整個皇城守衛可謂兵強馬壯。

這些皇城守衛都是武者,而且境界不低,古彥多次出入九陽國都城,也在皇宮逗留多日,對於皇城的守衛可謂一清二楚。卻不似武定國這般怪異,難道真是為了皇城的安全而增設的守衛?不見得。

而且,更為怪異的是,整個皇宮內感應不到氣息的流動,顯得死氣沉沉,在皇宮的最深處,那裏應該是皇帝玉飛龍的後宮,活動最為頻繁的處所,此刻也顯得極其安靜。

“嗯?”

突然,古彥感知到一股強大的氣息,雖然古彥不懼,但是,在這皇宮之中有著這樣的高手存在,到讓古彥感到吃驚。

古彥有種不好的預感,根據晁陽王的態度,以及眼前的現象,結合此前玉麒麟急於回宮而不願詳說緣由的種種跡象來看,這皇宮之內,應該是發生了某種可怕的變故。

經過再三勘察,古彥得出了一個結論,兵變。

這便很好解釋了,為何晁陽王會那般態度,此刻城內氣氛為何如此這般死寂,更為確切的說,為何玉麒麟三緘其口,不管九陽國防備著武定國,對方同樣也在防備著。

所以,那種情況之下,玉麒麟不可能對恬親王和古彥道明緣由。而晁陽王之所以沒有向恬親王和玉麒麟二人透露情況,本也是懷著一個不大光彩的目的,一旦局勢有變,玉麒麟是個再好不多的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