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兒期保健重點
胎兒期的保健是通過對孕婦的保健,使胎兒在宮內健康發育、生長,並安全分娩。本期的保健重點是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預防遺傳性疾病和先天畸形的發生,同時,應注意預防早產。產前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孕婦要對此高度重視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一些妊娠並發症,以及時進行監護和處理,並避免早產發生。
小問題:為了預防先天畸形的發生,母親孕期應該注意哪些方麵?
◆要注意預防宮內感染,引起宮內感染的常見病原體有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乙肝病毒等。宮內感染可以引起胎兒死亡、早產、發育遲緩或者畸形。因此,孕婦應當盡可能避免各類感染。
◆孕婦要盡可能避免接觸各種放射線,尤其是在妊娠早期。
◆避免接觸各種化學毒物,如煙、酒、鉛、汞、苯、有機磷農藥以及它們所汙染的環境,防止中毒。
◆孕婦患病時應該積極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用藥,不要濫用藥物。
◆孕婦應保證充足的營養和能量供應,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時,注意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二、新生兒期保健重點
新生兒期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階段,比較特殊,保健的重點是預防出生時的缺氧、窒息,出生後要注意保暖,並預防新生兒感染。
小知識:新生兒出生時的保健要點。
1.新生兒出生後要立即清除其口腔和鼻腔的黏液,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發生缺氧、窒息。
2.新生兒的體溫調節功能差,因此要注意保暖,預防低體溫和寒冷損傷綜合征的發生。
3.注意預防感染發生,臍帶要嚴格消毒、結紮;孩子的皮膚、眼、耳等處要注意衛生和清洗,預防感染。
小問題:新生兒出生後,家長應從哪些方麵加以注意?
◆家長要注意給孩子保暖,並保持居室內一定的溫、濕度,一般溫度為20~22℃、濕度55%比較適宜;孩子的衣被要輕軟,要能保暖。
◆孩子出生後,最好為母乳喂養,並盡早開始。
◆保持孩子皮膚清潔,最好能夠每天給孩子洗澡,並應當特別注意臍帶殘端的清潔和幹燥。
◆預防新生兒感染,不要讓孩子接觸太多的成人;家人患感冒時應當戴口罩,並盡量少接觸孩子;家長護理孩子的前後要洗手。
◆新生兒時期要慎用藥物,因為孩子的肝、腎功能都尚未發育成熟;如果孩子患病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新生兒出生後,會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現象,如“馬牙”、上皮珠、新生兒紅斑、乳房腫大、假月經等,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別處理,會自然消失。
◆注意新生兒疾病篩查,按照孩子出生醫院的安排進行,以早發現並進行幹預。目前我國主要篩查的是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
三、嬰兒期保健重點
嬰兒期的保健重點是合理喂養、及時添加輔食,預防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按時完成計劃免疫接種,促進孩子感知覺的發育。
1.嬰兒期是孩子身體快速發育的時期,因此,注意合理喂養是非常重要的。4個月內的孩子應鼓勵母乳喂養,4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並按照添加輔食的原則進行,詳見第1 章相關部分。
2.嬰兒期是孩子感知覺快速發展的時期,家長應當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孩子感知覺的發育,比如,可以用帶有聲音和顏色的玩具多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認識周圍人和事物的能力。
3.應當按照計劃免疫程序,在1歲內完成各種疫苗的基礎免疫。
4.家長應當帶領孩子堅持戶外活動,鍛煉身體,使其增強抗病能力。
5.嬰兒期的孩子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也容易出現貧血、維生素D 缺乏病等營養性疾病,應當注意預防和治療。
家長園地:如何判斷是否為預防接種後的發熱?
接種疫苗後,由於疫苗本身的特性,如異種蛋白的刺激、疫苗中的熱原質或毒性等原因,少數孩子可以出現發熱現象。如果接種的是滅活疫苗,在接種後5~6 小時或24 小時左右出現發熱,一般持續1~2 天,很少超過3天以上;如果接種的是活疫苗,則出現反應的時間稍晚,但消失得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