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發熱,病因最複雜(1 / 3)

發熱是孩子患病時最常出現的一個症狀。發熱的標準一般是指腋下溫度>37.4℃,注意不要在孩子劇烈活動後及剛進食後測量,避免產生誤差。

發熱的病因有很多,常常需要根據伴隨症狀以及發熱時間的長短等來做出診斷。引起孩子短期發熱(指發熱時間<2周)的常見原因大多為感染,臨床最多見的疾病有以下幾種。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例:寶寶2歲了,昨晚睡覺時著涼,今早起床後就打噴嚏、流鼻涕,媽媽給孩子一測體溫,已經38.9℃,急忙到醫院去,醫生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俗稱“感冒”,有時會診為急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為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病,有些孩子每年可以多次發病。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因素是病毒和細菌感染,如果孩子體質比較差,比如營養不良、貧血、缺鈣的孩子,就更容易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血常規檢查顯示,一般情況下,如果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白細胞常偏低或者正常;如果為細菌感染,則白細胞可以增高。

小知識:感冒症狀很簡單,家長多能早發現。

◆孩子感冒後,主要表現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聲音嘶啞、輕微咳嗽,比較大些的患兒會自訴嗓子痛。有時可以伴有嘔吐、腹瀉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狀。

◆2~3 個月以下的小嬰兒感冒時,以鼻腔阻塞的症狀比較突出,鼻塞嚴重時可以導致患兒哭鬧不安、張口呼吸、吃奶困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胃腸型,是一種表現形式特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感冒後沒有出現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而是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不適,醫生檢查發現患兒咽部充血,而大便化驗是正常的。

◆咽-結合膜熱,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除上述感冒表現外,患兒還伴有眼結合膜炎(俗稱“紅眼病”),是由一種特殊的病毒感染引起。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特殊病毒引起的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形式,孩子表現為高熱、流涎、咽痛、厭食、嘔吐等。醫生可以在患兒的咽齶弓、懸齶垂(懸雍垂)、軟齶上見到小皰疹,直徑為2~4mm,周圍有紅暈,破潰後形成小潰瘍。

醫生囑托:感冒雖簡單,鑒別診斷也必要。

1.如果孩子患了某些急性傳染病(如麻疹、風疹、猩紅熱等)時,在疾病的早期,也可以僅僅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是,隨著病情發展患兒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能夠做出診斷。如果患兒開始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給予治療後體溫持續不降,或者出現了一些新的症狀時,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複診。

2.孩子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後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病情進展,會發展成急性支氣管炎甚至肺炎。患兒通常表現為持續發熱,或者雖然體溫下降但咳嗽加重,醫生檢查患兒的肺部時可有異常發現。

家長園地:孩子感冒了,家長在照顧患兒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患兒的居室要注意清潔、安靜、光線充足,定時開窗換氣,但要避免讓對流風直接吹著孩子。

◆患兒發熱時,應讓其臥床休息。尤其注意不要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合。

◆給患兒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牛奶、麵條、麵包、青菜、雞蛋羹、少量新鮮水果等,多喝水,盡量避免油膩飲食。

小問題:感冒患兒,如何進行抗感染治療?

◆如果考慮患兒是病毒感染時,可以給予利巴韋林10~15mg/(kg·d)口服。也可口服板藍根衝劑,年長兒童每次1袋,學齡前兒童每次0.5袋,2~3/d。

◆如果患兒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可以給予青黴素類、先鋒黴素類。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可以選擇口服或者靜脈應用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50~100mg/(kg·d),分3~4次服用;頭孢克洛20~40mg/(kg·d),分3次口服,頭孢羥氨苄20~40mg/(kg·d),分2次口服。如果對青黴素類、先鋒黴素類過敏時可應用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黴素10mg/(kg·d),每日1次,口服。病情嚴重時可以靜脈用藥,如頭孢呋辛60mg/(kg·d),分2~4次靜脈滴注,頭孢曲鬆20~80mg/(kg·d),分1~2次靜脈滴注,阿奇黴素10mg/(kg·d),每日1次靜脈滴注。

小貼士:患兒發熱,退熱處理有技巧。

1.患兒發熱如果體溫>38.5℃時,要給予退熱藥,對於有熱性驚厥史的患兒,當體溫>38℃時就應該降溫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對乙酰氨基酚10~15mg/kg,或用布洛芬5~10mg/kg,也可用賴氨匹林(賴氨酸阿司匹林)10~25mg/kg,肌注或者靜脈滴注,每隔4~6個小時可以重複1次。

2.如果孩子應用退熱藥物後效果不好時,可以采用物理降溫。可以用溫水反複擦洗患兒的身體,擦洗的部位是患兒頸部兩側、腋窩和大腿根部這些大血管多的地方,直到擦至皮膚發紅才能起到散熱作用,兒童期盡量不用酒精擦洗;對於頑固的發熱,也可以給患兒枕冰袋,或者將冰塊放在頭部周圍,以降低頭部溫度,但注意不要凍傷孩子。

3.民間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協助退熱,比如喝熱的薑糖水,但隻適用於年齡稍大的孩子。一些中成藥也有協助退熱作用,如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小兒熱速清口服液等,可以配合服用。

小問題:孩子經常感冒,如何才能預防?

◆家長平時應讓孩子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飲食中要合理喂養,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防止營養不良及缺鈣。

◆保持孩子居室內空氣新鮮,在氣候變化時注意給孩子增減衣服,避免交叉感染。

◆在冬春季節,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比較高,因此,家長盡量不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家長園地 :孩子感冒鼻塞時,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緩解孩子的不適?

對孩子鼻塞的處理要根據情況而定。首先可以用電筒檢查孩子的鼻孔是否有鼻痂和鼻腔內的分泌物(鼻屎),如果有鼻屎時要將其清除,可以輕輕捏捏孩子的鼻孔外麵,鼻屎有可能會脫落,或者誘發孩子打噴嚏將其清除,也可在鼻孔內滴入少量涼開水或一些眼藥水,待其軟化後再用上述方法。有經驗的家長也可用小鑷子將鼻屎夾出,但要避免傷著孩子。如果孩子的鼻孔是幹淨的,可讓孩子聞清涼(如薄荷)的味道,有時可暫緩鼻塞。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塞,可以把擰幹的熱毛巾敷在孩子的鼻子到口的部分,熱敷可以緩解鼻塞,或者讓孩子喝溫湯或熱牛奶,過一會兒鼻子就會暢通。

小問題:成人萘甲唑啉能否用於鼻塞的患兒?

嬰幼兒感冒後禁用萘甲唑啉(滴鼻淨),因為應用此藥對孩子是有危險的。萘甲唑啉的作用是使血管收縮,從而緩解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成年人或較大的兒童使用萘甲唑啉時,藥物僅作用於鼻黏膜的局部血管,對全身血管並無影響。但嬰幼兒由於鼻黏膜毛細血管比較豐富,滴藥以後容易大量吸收,引起藥物全身中毒反應,如出現呼吸減慢、體溫過低、心跳過緩、四肢發冷、嗜睡等症狀。孩子的鼻子不通氣,可用熱毛巾濕敷局部,如果仍不緩解,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麻黃堿滴鼻,但濃度應該是成人的1/4,而且應當盡量少用。

二、急性支氣管炎

病例:寶寶3歲,前幾天感冒了,打噴嚏、流鼻涕、偶爾咳嗽幾聲,但沒有發熱,媽媽未在意。昨天夜裏孩子突然發熱,咳嗽也加重了,急忙到兒科急診就診,醫生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