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飲食營養與健康(1 / 2)

一、營養與營養素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老百姓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飲食營養越來越重視。目前老百姓不但要求吃飽吃好,還要吃得有營養。所以,營養一詞是老百姓經常掛在嘴邊的。

那麼,究竟什麼叫營養呢?恐怕人們對於經常掛在嘴邊的這個詞彙,沒有多少人能解釋清楚,也就是說沒有多少人能回答出它的確切含義。其實,營養就是人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利用食物中身體需要的物質,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通俗地講,人進食後,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食物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再把這些對人體有用的物質運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發揮它們的生理作用,這一過程就叫做營養。

食物中對人體有用的東西(也就是維持機體正常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物質)稱為營養素。科學家將營養素分為6大類,即糖類、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無機鹽)、維生素和水。近年來,多數營養學家認為膳食纖維是一種對人體有用的物質,膳食纖維也被稱作一種營養素。所以,目前將營養素分為7大類。

二、飲食營養好對人體健康的好處

不論是營養學家還是普通百姓,大家都知道飲食營養與健康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飲食營養可以維持我們的生命,人不吃飯就會餓死,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即使躺在床上靜止不動,但是心跳、呼吸、體溫都得存在,都需要有一定的能量才能維持其活動,如果飲食營養缺乏,能量供給不足,它們的活動就要終止,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飲食營養還可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就目前來講,大多數人吃飯不隻是為了滿足生理需要,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隻有吃飽了,才感到舒服;飯菜可口,人們才願意吃;對於認為不好吃的東西,不管它對人體有多大好處,人們也不願意吃。

飲食營養好,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對於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來講,飲食營養好可以使其長得快、長得高、長得強壯。

飲食營養好,可以增長智力,很多營養素與人的智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婦女懷孕時,如果缺乏某種營養素可使孩子造成先天性智能低下,並且這種先天性的智能低下,後天是無法改變的;孩子上學後,如果飲食不好而造成某種營養素缺乏,可使他們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理解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

飲食營養好,可以使人的抵抗力增強,可以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在同樣的致病條件下,有的人發病,有的人不發病,有的人病重,有的人病輕,這就是人的抵抗力不同造成的,很多營養素與人體抵抗力有直接關係,所以飲食營養好可以使人不得病,或者是即使得病,但病情會較輕。

飲食營養好可以使人延年益壽。人為什麼會衰老,有多種學說,其中最主要的學說就是人體自身氧化的結果,自身氧化產物在體內堆積會使人衰老,很多種營養素有抗氧化和清除氧化產物的作用,所以可以使人衰老推遲而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三、我國百姓飲食營養的根本問題是營養不合理

目前,我國老百姓的飲食營養狀況不盡如人意,這與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不相平衡。我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麵臨營養不足與營養失衡的雙重挑戰。

雖然,隨著經濟發展,貧困人口逐年減少,長期困擾我們的蛋白質和能量缺乏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但有些營養素缺乏的問題卻仍很嚴重。在我國,鈣、鐵、鋅、碘、維生素A、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等營養素的缺乏問題仍相當普遍地存在,在婦女、兒童及老年人群中尤為嚴重。

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壽命的延長,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已占到總人口的10%以上),疾病構成情況也將隨著改變。近年來,我國慢性疾病尤其是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老年性癡呆)的發病率呈顯著增長趨勢。雖然這是由生活方式中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所致,但膳食結構不合理、肥胖、營養不均衡是其中特別重要的因素。這就是說,老百姓的飲食營養不好,已經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