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於心遠看到魯思俠工工整整留下的這些文字,再一次心如刀絞。在他心中,他一直將魯思俠視為摯友和兄長,沒想到,到頭來,最後給與魯思俠致命一擊的,還是來自於他自己。
10盒錄音帶,完整地記錄著一個年輕人曾經的崢嶸歲月,一疊文稿紙,清晰地記載著一件凶殺案的原委。但這一切,於心遠決定全部化作永久的秘密,他鄭重的合上了密碼箱,鎖上了密碼。
三個月後。雷江臥冰湖畔。
春雨綿綿,落英紛紛。櫻花粉紅的花瓣隨著細細的春雨紛紛散落,空氣中散發著一股淡淡的甜香。
但於心遠沒心情欣賞這幅春景。他一個人默默地佇立在烈女塚前。
“貞婦烈女碑”上麵的朱砂紅又褪色了。隻可惜,今年清明,沒人再來為她塗紅了。貞婦烈女碑旁,還立著一個不太起眼的小墓碑:上麵寫著:
革命烈士 魯思俠(1921~1980)
雷江縣人民政府立1981年1月25日。
墓碑上沒有落款任何親人的名字。也沒有塗紅,顯得那麼的簡樸和淒涼。
魯思俠的骨灰盒本來是要放入烈士陵園的。經過方正武等人的百般呼籲、懇求,最後,縣政府決定,將魯思俠骨灰盒和梅霞母女合葬在“青塚”,因為方正武知道,這是魯思俠一輩子的等待!早在40年前,他的心就已經在裏麵了。現在,隻是將他的骨灰和他的愛人、他的親人團聚。
於心遠這次獨自來雷江,沒有和任何人說起。他還在病後恢複期,如果知道他要出遠門,淑芳、還有單位領導肯定會極力阻止他出行。
一早,他借口去檢查身體,從刑偵隊借了一部“長江750”,一個人駕車前往雷江。他隨身隻帶著兩瓶酒,還有一包東西――那是魯思俠托方正武留給他的。
早在一個月前,於心遠就打探清楚了,知道今天是黃道吉日,方正武正在老龍頭主持“玉龍”安放儀式和玉龍塔重修儀式。雷江縣領導也都去了現場,見證這一曆史時刻。自然,雷江縣公安局作為維持秩序和保衛單位,也是全體出動。
飽經磨難的玉龍,帶著他的故事和傳奇,已經被省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收藏;為了回報雷江人民,省博物館花重金從新疆購得精品羊脂籽料,從北京請工藝大師按原樣複製了一隻玉龍,替代文物玉龍,再次回到他的安生之地,繼續著護佑雷江的使命。
2
於心遠特別挑了這個時候來到“青塚”。不會遇到熟人,他可以安安靜靜地和他遠在天國的老友說說心裏話。
是啊!這麼多天,於心遠隻是聽魯思俠一個人靜靜地訴說,自己一肚子話,卻隻能憋在心裏。
來“青塚”之前,他買下了“梅萱齋”所有的“梅花牌”線香。他知道,這是塚內一家人的最愛。
線香沿著青塚,密密地排成一圈。
一股若有若無、帶著甜潤、清涼的氣息,混合著初春的青草清香,在空氣中縈繞,在於心遠眼前,嫋嫋香煙一會兒幻化成一位玉樹臨風的儒雅學者,一會兒幻化成一位清純剛烈的妙齡少女,一會兒幻化成一位溫婉賢淑的端莊夫人,於心遠知道,這是塚裏的英魂在借著香煙,歡迎他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