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逆向思維(2 / 2)

……靠,又是這討厭的大頭式思維,苦思冥想的結果他幾句話就全給攪亂了,我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而且他……又拿歐陽鋒來惡心我。

張選鬆了口氣,看了大頭一眼,歎道:“我算服了你了,真正是‘每臨大事不糊塗’啊!”大頭好象還在琢磨“每臨大事不糊塗”是什麼意思,張選接著又轉向我,說:“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咱們一路上還是要注意看有沒有一些古人留下的遺跡。先休息一下吧。”

這一路可以感覺到山洞是平緩向上的趨勢,這讓人安心很多,人在這種情形下容易形成定式思維,一是隻要向上走,再高也能爬到頂,二是順著人為痕跡走,有人進來過,即使再遠一定也能出去。

兩天以來的經曆雖說證明了這兩點其實嚴重不靠譜,延續下來的慣性還是讓我們下意識地跟著這兩條定式考慮問題。

大頭低頭看了看表,提醒張選外麵的時間已經是傍晚了,眾人開始接著吃越來越少的壓縮餅幹。雖說大頭剛才的分析邏輯很強大,顧光明仍然擔心我們現在的這條路,叨咕著要是有壁畫什麼的就好了,沒有了前人的遺跡總是不放心,起身拿起一支插在地上的火把走向前麵放水去了。沒多久,遠處忽然傳來了他的驚呼聲:“快來看,真正的古代遺跡……”

當我們三個匆匆忙忙趕到顧光明的旁邊,一座巨大的石台出現在眼前。

石台通體都是純白色,火光下和周圍黑色的洞壁對比鮮明,光滑的表麵離地不到半米高。這一處的山洞變寬了不少,正好能容下這個石台。隔著石台看過去,前麵隱約能看到洞還在向前方延伸。這個石台好象從天而降,在半路阻住了我們。

眾人下意識地向頭頂看去,卻也看不出什麼端倪,洞頂的高度和我們過來的地方沒有什麼區別,顧光明說道:“這好象是誰把這個石台從前麵硬塞進洞裏的啊。”

這個比喻很恰當,這石台所處的位置的確有一種把硬幣塞進沒吹好的長氣球裏的感覺,除了卡住硬幣這一塊向左右鼓起,別的地方沒有絲毫變化,而且這個石台的材質與周圍山洞明顯不同,有些象漢白玉一類的材料整塊雕琢出來的。

要接著向前找路就得踏上石台走過去,我有點心虛,大頭倒是二話沒說一步跨了上去,我們幾個也連忙隨後跟上。

真正把雙腳踏到這個石台上麵,直觀感覺仿佛是一個古老的祭壇,走了幾步四處一看,才發現它整體並不是圓的,而是被打磨成規則均勻的巨大八角形,左右兩邊緊緊地擠在洞穴中間,長寬大約各有十幾米。我蹲下身去,手指觸摸到漢白玉一般光潔的表麵,冰冷並且積沉了無數歲月的滄桑感一瞬間令人很迷茫,仿佛穿越時空感覺到了遠古的氣息。

很快這種感覺就被打斷了,張選這時已經慢慢走到了石台的中間,招呼了一聲,“看,這裏有門道。”

走到跟前的時候,我的腦袋突然開始發暈,匆匆瞥了一眼,石台正中間似乎正微微地向下陷去,接著不知何處傳過來一股和鬆樹枝葉燃燒差不多的香味,鑽到鼻間,那味道聞起來很是讓人受用,腦中的眩暈感卻來得更加強烈了。

全身的血液好象沸騰了起來,眼前一黑,我隱隱約約地感覺一直向下墜,直到徹底失去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