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權誌是個極聰明的人,在整理這些民間傳說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個規律,越是接近雲貴交界牛耳嶺的苗寨,關於羅滇王的民間故事中鬼神怪異的成分越少,而且與僅存可查的苗族曆史部分契合度越高。
趙權誌所搜集的傳說當中,很多都聲稱羅滇王是他們苗寨一帶的部落首領,趙權誌用自己總結的圍繞牛耳嶺地區苗寨傳說真實性更高的規律,排除掉了大部分,確定了羅滇王就是在牛耳嶺起家,最終一統了苗疆。
民間傳說中的苗滇王曆史時期,大致和中原的兩晉時期相符,趙權誌開始轉而查閱同時期中原地區的史料,東晉時期正值中原戰亂不斷,各世家把持朝政,史料繁雜,經過大量的工作,趙權誌發現了幾次確鑿可考的西南地區朝貢中原王朝的事件,包括與當時的前秦有過交集,由此推算出羅滇王時期的大致年表。
研究到了這階段,趙權誌已經開始小有名氣,調入了曆史研究所專項進行羅滇王的研究,而在這時,趙權誌發現自己的研究進行不下去了,有關苗滇王的任何一個傳說當中,包括牛耳嶺一帶的,無一不提到羅滇王擁有神秘的力量,四處征討的戰爭也成了羅滇王一麵倒的百戰百勝,似乎羅滇王成了巫王之類的角色,他前半生極其不得誌,轉眼之間卻烏雞變鳳凰,成為了那個時代以苗疆的發展程度來看,幾乎不可能存在的霸主。
趙權誌又四處搜集資料,卻還是沒有什麼進展,羅滇王的經曆仍然象一個謎,除非他真的會巫術,否則沒有辦法解釋他輝煌的霸業是怎麼得來的。就這樣原地打轉了好幾年,直到後來一部苗族失傳多年的曆史長詩在國內出現。
這部史詩本身就很傳奇,是由泰國境內的苗族人一代代口述流傳下來的,苗族人起源於國內,後來有旁支遷徙到東南亞各國,解放後苗族的語言逐漸漢化,經曆了數次運動,很多苗族的口述曆史也慢慢失傳。苗族古老的語言國內這邊的苗族人也沒幾個能弄懂,這部史詩經由泰國方麵整理,然後翻譯成漢語又流回國內。
和傳統的史詩一樣,內容都是民間故事加上為英雄歌功頌德,這部史詩裏麵有大量有關羅滇王的篇幅。史詩是很多古老民族記錄曆史的方式,忽略其中的神話部分,是非常具有曆史研究價值的,比如《荷馬史詩》,一些西方的學者甚至把它當成部分真實的曆史記錄來對待。
趙權誌得到這部史詩的中文譯本以後,沒日沒夜地研究,最後得出了一個能把自己也嚇壞了的終極結論:羅滇王的確是有著神秘能力的巫王。
事情繞了半天,又回到了原點,不過這次可不再是民間傳說裏的臆想,趙權誌通過各種各樣可信不可信的資料證實了羅滇王的離奇。
而當趙權誌打算再深入進去的時候,一切戛然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