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新梳理(2 / 2)

反正自己也沒什麼交待不過去的“罪行”,本分地配合著老林,有可能的話主動對083有所幫助借以示好,恐怕是現在想要脫身的唯一選擇。

午餐過後,大頭和顧光明先後被叫去問話,這兩個多小時的無聊時間,換來的是我對整個牛耳嶺遭遇細節上的重新梳理。

從我們進到山洞迷路開始,尤其天坑以後,幾乎每一件事情都是不可思議的,根據老林的說法,可以肯定的是牛耳嶺的洞群深處掩藏著一個消失的史前文明,螺旋天梯,養蠱洞,雙頭蛇和之後祭壇上的幻境經曆,所有的不合理都可以推到這個未知的古代文明上去,暫時也不必深究,我甚至可以認為那個最後困住了我們的龐大無比的太歲也是遠古人類豢養的。將這些依靠我的智商無從分析的遠古文明神秘遺留統統從思考方向上忽略,最終我還是發現了疑點。

疑點之一是羅滇王壁畫上的數字,我清楚地記得那是“828”,用白粉筆寫的,一定是現代人留下的,那代表了什麼意義?細一琢磨,這個問題還是直接扔給老林就好,本來就沒頭沒尾的,我沒有能力追究下去。

第二個疑點是死去的於暄,他的工作日記幫助我們破解了最後的困局,當然最後逃出來的方式純屬偶然的巧合。如果按他最後的日記所說他已經解開了太歲的秘密,為什麼不嚐試離開?人發現了困住自己的原因有時間將它記錄下來,而不去掙紮求生,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

於暄的日記我們來到這裏以後已經上交,我仔細回想著當時的每一個畫麵,一個似乎並不重要的細節慢慢從腦海中浮現了出來。

那本工作日記中的很多章節是在山洞裏用藍黑色的墨水寫成的,而他的背包裏和撿到日記的周圍我們看的很清楚,沒有鋼筆,上衣口袋裏隻別著一支圓珠筆,他的鋼筆哪去了?丟掉了?不可能,日記本和背包裏壓根兒就用不上的繩索,包括從來沒用過的圓珠筆他都沒有丟掉,單單隻扔掉一支鋼筆肯定不符合常理。

這個讓我感到怪異的疑點,並不重要卻無從解釋,於是我嚐試著從另一個比較偏頗的方向思索:難道於暄的鋼筆被人帶走了?那個人是誰?

可能性雖然微乎其微,但“鋼筆被人帶走”的確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思路,我承認自己比較喜歡將表麵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好吧,假設一下有人帶走了於暄的鋼筆,最有可能的人是誰?考察隊的其它成員還是後來進入洞裏的人?

想到這裏,我有些哂笑自己的思路走向了更加的偏狹,鋼筆並不是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帶走於暄鋼筆的人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自己,隨手往口袋裏一插就是了。

……等等,我的太陽穴一跳,突然有所發現:如果是於暄最有理由隨身帶走鋼筆,那麼是不是說,洞中死去的那個人根本就不是於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