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文明的重疊(2 / 2)

顧光明沒聽明白,問道:“什麼重疊?”

我解釋道:“打個比方,現代人要是發現了古代的遺跡,並且在古代遺跡的基礎上修建了一座博物館,如果突然發生了災難這博物館沉入了地下,若幹年後,當人類重新找到這博物館時,就會同時發現兩種皆然不同的文明遺跡,一種是二十一世紀的博物館,一種是博物館保護下的更古老的文明遺跡。”

顧光明抬起了頭若有所思,說:“你是說這神道陶俑和廟一樣的洞窟建築,是古人發現了這種遠古時代文字後另外修的?”

我“嗯”了一聲,接著說:“現代人發現了遺址,修的可能是博物館,秦代或者更久以前的古人如果發現了古老的文明遺存,往往當做神跡,不管是修神道立陶俑,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個祭祀人殉的場所,都和現代人修博物館並且接上電線、安裝路燈的意思差不多,不過一種是用於祈禱祭祀,另一種用於研究和參觀。”

大頭卻一撇嘴,說道:“越來越不靠譜了,古代人哪有現代人的閑心,發現了幾個連字都不知道是不是的圖案,就蓋座廟,然後搞什麼殺人儀式。”

大頭的話往往直擊要害,這一次我又被他打敗了。想一想的確如此,如果就那麼幾個符號,就算古人知道是一種未知的文字,也犯不上又是人殉又是陶俑的,還大費周章地建在地下。

我撓了撓頭,重新理順了一下思路,卻並不打算放棄兩種不同時代文明相重疊的說法,說道:“人殉和陶俑是秦漢以前典型的中國古代祭祀方式,古代人搞這麼隆重的儀式肯定不可能為了幾個看不懂的文字,那麼他們在祭拜什麼呢?”

顧光明接口說道:“難道是幻蠱石?”

我想了想,點點頭說:“我看差不多,這洞裏到現在為止,最神秘的就是傳說中的幻蠱石了。古人這麼隆重的儀式,一定是在祭拜他們認為擁有神秘力量的東西。”

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正在東張西望的大頭忽然大聲說道:“都別瞎猜了,你們看那是什麼?”

大頭的手電光正指在石窟最裏麵的地下,我和顧光明被他打斷,也走過去向地上看去。

這是一個土黃色不起眼的陶塑,高不到半米,左右兩邊各擺放著一具平躺的人骨,我先環視一周,如果確定眼前這些人殉都是祭祀用的,並且沒有其它值得古人犧牲獻祭的東西,恐怕就是祭祀這個陶塑了。這樣的解釋才合理,就象是寺廟裏必須有神龕,神龕裏供的菩薩才是香客居士向寺廟布施,燒香祈求的原因,大家拜的是菩薩,而不是這座寺廟。

想明白了這一點,我才低下身子觀察起這個陶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