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湘誌異錄(2 / 2)

書的紙頁已經發黃,年份可能到了明清時期,書中圖文並茂,有些象山海經的記錄方式,專門記述了湖南各地的奇聞異事,內容真假難辨。於老道讓張選翻到其中一頁,我伸著腦袋一看,那黑色線條勾勒出的圖案,可不正是我們遇見到的那隻大蜈蚣嗎?

書中勾劃的蜈蚣圖案旁邊還有幾行繁體的小字,大意是說湘西一地傳聞有這種大蜈蚣,根據當地鄉人描述而畫成此圖。這大蜈蚣身長幾丈,偶見有修成水玉內丹,居於地下。

於老道用手指在書上比劃著大蜈蚣的輪廓,說道:“你們見到的可是這個大蜈蚣?本來我也不知這幻蠱石原來就是它的內丹,直到你們說起,才想到了這本書。”

我們幾個對視了一眼,今天的遭遇加上這本書的記載,讓我的腦子一團亂。慢慢地才理清了思路,大蜈蚣早在一兩千年以前被人發現,並且被古代先民當做了圖騰崇拜,山洞之中一層的洞口是用來故意隱藏這個秘密的,至於為什麼要隱藏不得而知。到了明清時期,事實的真相逐漸被時間湮沒,大蜈蚣的存在隻能在書中的傳說才覓得到。瀑布後的山洞成了遺跡,老道士一代代相傳,也隻知道山洞裏有隱秘的內丹,卻並不曉得這內丹和書上的大蜈蚣有什麼聯係。

如此說來,內丹的秘密老道士的祖師爺是知道的,幻蠱石這個名字也一定是老道士祖師爺取的,可是這祖師爺當年是如何能從大蜈蚣那裏得到幻蠱石?既然曾經得到過為何不給取出來,至今還在蜈蚣腹內?

反正現在想這些也沒什麼用,不管是蜈蚣還是山魈,可不是我們能招惹起的。幾個人和老道士訕訕地辭別,大頭大概也覺得冤枉了老道士,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於老道看上去倒沒怎麼放在心上,轉頭又叮囑我們,要是有了什麼異樣,也可以回來找他,可是他別無它法,隻能我們自己去取了幻蠱石才有辦法解蠱。

眾人商討一番,也不知應該怎麼辦才好,張禿子的意思是既然我們離開山洞以前那堤壩塌了,很可能蜈蚣和山魈都被砸死在裏麵,不如明天再大著膽子去找找,張選說再進洞還是太危險,既然現在這蠱還沒發作,不用急於一時,最好先跟老林聯係上再說,明天還是聯係不上的話就先回昆明去。

一路無話,回到石門鎮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鍾,鎮子裏沒有路燈,漆黑一片。摸著路到了招待所,幾個人連累帶困,各自回房休息。這一天身體象是崩緊了的發條,往床上一躺就徹底鬆懈,再也爬不起來。顧光明去走廊上了趟廁所的功夫,我衣服也沒來得及脫就睡了過去,可剛剛閉上眼不到一分鍾,就被回來的顧光明拍醒了。

與其說是拍醒,還不如說是被“砸”醒的,這讓我惱怒異常,還沒容我發火,轉頭一眼看到顧光明的臉,我反倒被嚇的睡意全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