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時間的矛盾(2 / 2)

老林既能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比如耽擱並不富裕的時間在這處山穀窪地大動幹戈地亂挖一氣,又能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一切和追索朝聖之旅不相幹的問題統統拋棄。這屬實是我再學上幾十年也不能具備的能力。

眾人重新沿著荒涼的山穀繼續前進。現在可以基本確定七世紀的朝聖隊伍殺死了一頭猛獁象,盡管時間順序仍然讓人錯愕萬分,也隻能把這個謎團暫且放一放,老邱臨離開這裏之前,拿出相機圍著猛獁象轉了圈拚命地照,看來真是舍不得走,恨不能晚上摟著這堆骨頭睡覺的架式。

老林一邊走一邊估算著當年那些朝聖者的速度,考慮到朝聖隊伍中有一些馬車裝載了祭品和給養,總體感覺和我們稍微加快的步行速度差不多。所以這一路連續走的比較急,四五個鍾頭緊趕慢趕幾乎沒有休息。前麵的眾人到了七點多鍾停下來的時候,我已經被他們拉下了一大段,咬著牙多花了十幾分鍾勉強追上來。

一屁股坐在地下,把氣喘勻了,先摸出一支煙點上,看著幾個人在忙著做晚飯,想幫一把實在沒有多餘的力氣,攢一陣再說吧。

走出了這麼遠,這條山穀還是遠遠向前延伸看不到盡頭,老林四處逡巡著正查看地形,長歌中這一段平淡的旅程記載非常少,我們也許將麵臨更多的困難。

接下來的晚飯時間就不那麼純粹了,摻雜進了很多有關長歌內容的探討,但這並不讓我生厭。現在我的好奇心越來越重,在沒有遭逢到什麼看得見的危險之前,興趣也開始跟隨著眾人逐漸濃厚起來。尋奇探險能夠吸引到世界各地那麼多人,看來這是人類的天性。

按照神話長歌的解讀,最後一整天他們沒有紮營過夜,大致上用了二十四個小時完成了到達聖地的最後一段旅途。早上出發,殺死獠牙巨獸也就是猛獁象之後,一隊人分食了它的肉,這明顯是午飯時間。蒙古族狩獵的傳統和技巧決定了他們不用耽擱太久,隨後順著山穀的前行,長歌中再一次有所提示,直接就到了晚上的吃飯時間,不僅時間和路程長短不好估算,唯一可以尋找的標誌物也隻有提到過的,在休息地附近有一座“月亮山”。

這也是小呂和眼鏡潘一直爭論的一個焦點,小呂認為月亮山得名於一種地貌特征,也就是朝聖者們認為山峰地貌形似月亮的山,比如從某個角度看起來象月牙兒的形狀,而眼鏡潘認為朝聖者在晚飯以後做了很長時間的休整,直到午夜前後黑夜降臨,看見了月亮從山頂攀升,然後根據這個自然現象隨興而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