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調味品及其他食品的營養價值(1 / 2)

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於調和滋味及氣味,並具有去腥、除膻、解膩、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品稱為調味品。調味品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進食欲,有益於人體健康。

一、調味品的分類

我國研製和食用調味品有悠久的曆史,其品種眾多。從不同角度可以對調味品進行不同的分類。按照調味品的商品性質,可將其分為6類。

1.發酵調味品 以穀類和豆類為原料,經微生物釀造工藝生產而成,又可分為醬油類、食醋類、醬類、腐乳類、豆豉類、料酒類等多個門類,每一門類又包括天然釀造品和配製品。

2.醬醃菜類 包括醬漬、糖漬、糖醋漬、糟漬、鹽漬等各類製品。

3.香辛料類 以天然香料植物為原料製成的產品,包括辣椒製品、胡椒製品、其他香辛料幹製品及配製品等。

4.複合調味品類 包括固態、半固態和液態複合調味料。按用途還可分為開胃醬類、風味調料類、方便調料類、增鮮調料類等。

5.其他調料品 包括鹽、糖、調味油以及水解植物蛋白、海帶浸出物、酵母浸膏、香菇浸出物等。

6.各種食品添加劑 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包括味精、酶製劑、檸檬酸、甜味劑、酵母、香精香料、乳化增稠劑、品質改良劑、防腐劑、抗氧化劑、食用色素等。

二、主要調味品的營養價值

調味品除具有調味價值之外,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1.醬油和醬類 醬油和醬是以小麥、大豆及其製品為主要原料,接種曲黴菌種,經發酵釀製而成。其中所含的營養素種類和含量與其原料有很大的關係。

醬油和醬的鮮味主要來自於含氮化合物,含量高低是其品質的重要標誌。優質醬油的總氮含量多在1.3%~1.8%。以大豆為原料製作的醬蛋白質含量比較高。醬油中含有少量還原糖以及糊精,是構成醬油濃稠度的重要成分。醬油中還含有一定數量的B族維生素。醬油和醬中的鹹味來自氯化鈉。氯化鈉是醬油和醬呈鹹味的主要成分,也是膳食中鈉的主要來源之一。

2.醋類 醋按原料可以分為糧食醋和水果醋;按照生產工藝可以分為釀造醋、配製醋和調味醋;按顏色可分為黑醋和白醋。與醬油相比,醋中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含量都不高,但鈣和鐵較為豐富。

3.味精 味精即穀氨酸單鈉結晶而成的晶體,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穀氨酸細菌發酵產生出來的天然物質,作為蛋白質的穀氨酸成分之一,存在於幾乎所有食品當中。

市場上銷售的“雞精”等複合鮮味調味品中含有味精、鮮味核苷酸、糖、鹽、肉類提取物、蛋類提取物、香辛料和澱粉等成分,調味後食品呈現自然美味,增加食品鮮味的濃厚感和飽滿度,消除異味。但最好在菜肴加熱完成之後再加入這類含有鮮味核苷酸的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