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九龍玉璽(2 / 2)

《金光劍法》,屬於一冊煉氣期中可修行的劍法,凡人若是修行至大成,縱橫江湖武林,不是難事。

楊晉也是根據張家人的能力來給予目前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功法,修仙功法楊晉壓根就沒打算傳下。

修真界有雲:“道不可輕語,法不可輕傳,福兮禍所兮,仙道渺茫茫。”

踏上了仙路,誰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仙道之上的紛爭比凡人界的紛爭要血腥得多,凡人界的凡人死亡之後,靈魂或者還可以寄托於傳說中那縹緲虛無的地府尋求轉世,但是修真界的爭鬥中,人一旦死亡,或許就是連靈魂都沒有逃得一線生機。

楊晉在張家小住了一段時間,用以指點張家人修習《金光劍法》要訣,有了楊晉的指導,張家中人知道機會得之不易,不久之後,張家眾人的修煉紛紛上了道。

此間事了後,楊晉便踏上了回歸宗門的路途。

是夜,楊晉在官道旁的樹林中點起一堆火,火堆上還烤著一隻兔子,肥嫩的油脂滴滴落在火上,引起火勢跳動。

楊晉盤坐在火堆的一旁,端詳著從張家處得來的兩件物件,一個通體金黃,完美無痕的九龍玉璽,一冊看似是修煉功法的書籍。

他拿起九龍玉璽仔細端詳的著,卻是看不出任何端倪,再次將玉璽上下翻看了個遍,頓時失去了興趣。翻開身旁書冊,他卻驚訝的發現,書冊中並無一字,是一本無字書籍。

“雞肋呀雞肋,我或許可以明白張家人的雞肋說法了。”

楊晉哭笑不得的自語道,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對於張家人來說,兩件東西確實如此,一件類似於供玩之物的如同凡間工藝品的九龍玉璽與一冊無字的玄乎書籍,與其留著招惹是非,倒不如跟楊晉換取修煉功法修煉。

正當楊晉失去探索興致的時候,猛然間,楊晉突然想起了一件讓他此時熱血沸騰的信息。

“有靈之物,以血認知,以法驅之,以魂祭之。”

“這不會是件有靈之物吧,試試看傳說中的方法。”

楊晉看向九龍玉璽的目光開始變得灼熱,這要是真的是一件有靈之物,他的修煉道途有了它的幫助或許會更加的暢通,到那時就能夠弄清楚自己的來曆,弄清楚他夢中那對青年男女與他有何關聯。

或許到那時他的念頭通達,才能去尋訪更高的大道,走向更高的層次,這也是他的理想,去更大的地方看看更多的風景,而不是偏隅一方。每個人都想著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但是也是要具備有一定的能力才行。

楊晉手中拿起匕首,在手心劃了一道口子,頓時鮮血流出。

“試試看吧,成與不成就看此時了。”

他用流血的手覆蓋子在玉璽之上,鮮血很快將玉璽之上的九龍覆蓋,但是卻沒有任何異常的事情發生。

正當楊晉見此情景打算放棄收手的時候,他卻發現,他的手已經收不回來了,潺潺的鮮血不斷的從手中流出,不僅如此,就連體內的真氣也是跟隨著血液一同流出,全身被禁錮住了的同時,體內的血液與真氣還在不斷地流失著。

“這九龍玉璽莫非是邪物,大意了,這下完了。”

楊晉感受著體內的真氣與血液不斷的流失著,心中泛起的不是悲傷,而是一種遺憾,遺憾自己心中的夢想還未開花就已經凋零。

真氣與鮮血的大量流失,使得楊晉的意識開始漸漸模糊,終於一片黑暗降臨楊晉的意識當中,他昏迷了過去。

仙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步踏錯,萬劫不複。

楊晉的修為在煉氣期六層,他的修為在修真界中來說隻是底層的修士,體內運轉的都還隻是真氣,都還不是法力。

隻有等到築基之時,體內真氣皆數轉換成法力,迎合日出東方的一縷紫氣,乘奔禦風逍遙與天地,這才算是踏上正途。

失去意識的楊晉就這樣五心向天盤坐在火堆的一旁,火堆上方的兔子卻已是烤的焦黑無法食用;他頭頂上方天空中懸掛著的明月,卻是漸漸的由彎月逐漸地變得圓潤,飽滿。

距離楊晉不知道有多遠的地方,也許是穿過了諸多空間與時間的界限;這個地方廣袤無垠無邊無際,靈氣渾厚,比上楊晉如今所處的地方,一個天一個地不可同語。

道道身影站立在不同方向的空中,觀察著空中的異象。這些身影身上並沒有任何強橫的氣息,若是丟入把他們丟到凡人當中根本不起眼,但是此時他們確是能夠不依靠任何外物,如同仙人佇立在天空之中仰頭觀天,此情此景不免得讓人驚訝。

向來都是天狗吞滿月,何來的彎月自盈,精通占卜術的高階修士紛紛對天機進行推演,結果卻是一無所獲。但是修士們明顯感覺到自身周圍的靈氣伴隨著圓月的變化而逐漸變得充盈。

各大名山大川當中,仙家福地屢現金光,這一切恍若的一幕似乎預示著屬於修真界的盛世到來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