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澳大利亞空軍極力推進現代化進程(1 / 2)

澳大利亞空軍極力推進現代化進程

防務摘要

據2015年2月26日的《航空與航天技術周刊》報道,澳大利亞空軍的一支由6架F/A-18F戰鬥機、1架E-7A “楔尾”預警機和1架KC-30A多用途加油運輸機組成的空軍特混大隊自2014年9月份以來,就在C-17運輸機的支持下,參與了打擊“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秋葵”作戰行動(Operation Okra)。它的F/A-18F戰鬥機以製導武器打擊了多個“伊斯蘭國”目標,E-7A “楔尾”空中預警機為數百架聯軍飛機提供了指揮控製,而KC-30A加油運輸機則對多國的飛機提供空中加油支持,僅在2015年1月份就在空中輸送了1360噸燃油。

澳大利亞空軍在“秋葵”行動中的快速部署、高效作戰鼓舞了澳大利亞國防軍的計劃人員,使得他們對於進行中的澳大利亞空軍現代化進程更具信心。在今後5年裏,將有大量的具網絡聯通能力的新型載人機和無人機加入進來或準備加入澳大利亞空軍,而多種老式飛機將被淘汰。按照澳大利亞空軍負責綜合能力規劃的邁克爾·基切爾(Michael Kitcher)準將的說法,澳大利亞空軍正在經曆巨大轉型,再過10年,連C-130J“超級大力神”軍用運輸機都將成為最為老式的飛機。

F-35A戰鬥機、P-8“海神”海上巡邏機以及MQ-4C“海神”無人機係統的出現將引領澳大利亞空軍的轉型。這次轉型是從2006年C-17運輸機的到來開始的,然後就是2009年E-7A “楔尾”空中預警機和2010年F/A-18F戰鬥機的加入。基切爾說,澳大利亞空軍將在下一個10年之初退役F/A-18C/D“大黃蜂”戰鬥機,屆時澳大利亞空軍就會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完全配備第4.5代和第5代戰鬥機的空軍。

基切爾認為,澳大利亞海軍引入防空作戰驅逐艦和多用途兩棲攻擊艦會為他們提供更強大的雷達能力、連通能力和武器係統,因此澳大利亞空軍要保證將E-7A “楔尾”空中預警機、P-8“海神”反潛巡邏機、MQ-4C“海神”無人機、F/A-18F “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和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連通在一起。將它們都整合進聯合空間是關鍵所在,無論是海上作戰、近海作戰還是陸上作戰都是如此。

采購“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原本是澳大利亞空軍為了填補F-111戰鬥轟炸機退役之後和F-35A聯合攻擊戰鬥機延遲到達之間的空缺而采取的臨時措施,現在看到它的能力很強,轉而計劃讓它在更長的時間段內擔任主角,其服役期將延長到2030年前後。F-35A聯合攻擊戰鬥機按照相關時間表要在2020年年底之前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通過F-35A所取得的經驗將為下一個10年之初的決策提供依據。澳大利亞的首批2架F-35A戰鬥機已經在2014年年底離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生產線。澳大利亞的第1位F-35A飛行員,中隊長安德魯·傑克遜是一名戰鬥機作戰教員,他已經在佛羅裏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的國際F-35飛行員學校開始訓練。第2位飛行員,F-18戰鬥機教員中隊長戴維·貝爾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在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的訓練。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國內也在為使用F-35戰鬥機做準備,政府在2014年年底批準了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威廉頓空軍基地以開發建立一個新的大型F-35聯合攻擊戰鬥機基地。新基地將有1個訓練中隊,2個作戰中隊以及保養支持機構和一些相關的其他機構。基地的飛行跑道也會從2400米延長為3000米,還會進行許多相關準備工作。另外的1個F-35中隊,即第3中隊,將常駐於北領地的廷德爾空軍基地,並於2021年形成全麵作戰能力。目前的澳大利亞訂單上共有72架F-35A戰鬥機,這些飛機預計都會在2023年年底之前開始服役。隨著澳大利亞F-35A戰鬥機計劃取得明顯的進展和第1個澳大利亞空軍的袋鼠徽標出現在F-35A戰鬥機的側麵,基切爾認為,F-35A戰鬥機應該會在2020年年底之前如期形成初始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