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俄羅斯S—500防空反導武器係統
裝備/技術
作者:郭衍瑩
從上世紀末以來,俄羅斯一直在大力發展新一代防空反導係統,從S-300-2到S-350、S-400,一直到最新的S-500。俄官方宣布,最新型的S-500已於2014年6月攔截成功1枚遠程彈道導彈,並將於2020年前完成“全部最後期限的在研項目”。這一係列新型防空反導武器都是俄羅斯軍隊和人民的驕傲,他們把S-300-2稱為“驕子”,把S-350稱之為“勇士”,把S-400稱之為“凱旋”,最近又把S-500稱之為 “普羅米修斯”。按照俄官方的說法,S-400的攔擊距離可至400千米,是第4代防空反導武器。而S-500,即“普羅米修斯”,可至500千米以上,是第5代武器。俄方宣稱,S-400已有多套服役,而定型後的“普羅米修斯”可以同時攔截10個飛行速度達馬赫數5的來襲導彈。2020年前俄羅斯政府計劃至少要定購10套S-500,並將和S-400一起配套服役。有些俄媒體還宣稱,射程達1000千米以上的第五代S-1000也在加緊研發中。
可能出於保密和政治等方麵的原因,俄羅斯媒體對這些新型武器的情況,尤其是其戰術技術性能指標等問題很少作實質性介紹。公開公布的這些武器裝備的指標和數據常有較大出入,且常含混不清,前後矛盾,使人倍感神秘。尤其是S-500,外界對它知之甚少。本文從俄官方公布的少量試驗數據,以及國外某些資料透露情況,試圖對這個神秘的武器裝備做些初步的剖析。
取名“普羅米修斯”,寓意對決美國 “宙斯盾”
美國現役的艦載防空反導係統,在1969年正式命名時的名稱是“空中預警與地麵整合係統”(Advanced Electronic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 Integrated System)。美國文人玩弄文字遊戲,取其前半部英文每一字頭,碰巧能湊成希臘神話中宙斯之盾(AEGIS),所以就叫“宙斯盾”係統,寓意希臘神話中統治宇宙之王宙斯的盾牌,擁有無上權力和能力。美海軍宣揚他的防空反導武器就像宙斯的盾牌,天下無敵。這個名稱也很貼合美國政客和軍界想稱霸世界的意圖。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美國先後有84艘“宙斯盾”戰艦服役。
本世紀初,美國對“宙斯盾”係統作了重大升級改進,主要是將攔截彈由“標準-2”改為用“標準-3”,使反導能力大大提高。因此新的係統就稱之為“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係統”。簡稱“宙斯盾反導係統”。近年來他還花大力氣把“宙斯盾”搬至陸地,稱之為“岸上宙斯盾”。
自從原蘇聯解體後,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的遏製、威懾、圍堵,製裁從未停止過。2013年美國製定新的歐洲反導計劃EPAA,名為防禦伊朗,實際劍指俄羅斯。按照計劃,美將在俄羅斯大門口的波蘭和羅馬尼亞部署“岸上宙斯盾”。連同海上艦載的“宙斯盾”和陸地上的“薩德”反導係統,組成一個龐大的、完全針對俄羅斯的大反導係統。俄羅斯的對策是針鋒相對,近年來大力發展從S-400到S-500的一係列防空反導係統。2013年,特意將S-500取名為“普羅米修斯”,意思是要像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神那樣,從宙斯那裏偷取火種給人類,造福人類,並使宙斯滅絕人類的計劃破產。普羅米修斯和宙斯是冤家對頭,由此可看出,俄羅斯決心在防空反導領域要與美國一決高低。
本文著重初步剖析俄羅斯的S-500武器設備的主要技術性能和特點,並與美國相應的反導係統作比較,從中看出它的技術優勢和軟肋,以及發展前景。作者認為結合具體設備來展開討論,有助於讀者從本質上來了解武器係統。
新一代防空反導武器,無論是3代半或是第4代,其主要設備大體上有下列幾大塊:
(1)導彈(攔截彈);
(2)地麵雷達;
(3)指揮控製中心;
(4)發射裝置和其它設備。
由於從第3代到第4代防空反導的升級換代,首先是從導彈的升級換代開始,所以下麵的討論也先從導彈開始。
S-500係統中主要設備概況
S-500係統中的攔截彈
大家都知道,美歐第4代防空反導武器係統中的攔截彈都采用KKV技術—直接碰撞來襲的導彈,將其擊毀。KKV技術也即“導彈推力的矢量控製”技術,該技術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反導效果,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減輕了攔截彈的發射重量(起飛重量)。因為攔截彈直接與目標碰撞,攔截彈本身就是戰鬥部,無需另外再裝填炸藥。戰鬥部沒有了,導彈重量小了,發動機也不需那麼大了;導彈重量的減小,自然提升了導彈的機動性和攔截概率。美國“標準-3”導彈的發射重量約1500千克;“薩德”反導係統的攔截彈僅800千克(另一手冊數據為600千克)。但S-500不用KKV技術,其發射重量至少為1997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