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難度,不知道我的神識夠不夠,我現在就試試。”姬鳳說畢騰身而起。
旦慶和曉綰感覺到姬鳳身體周圍空氣的異樣波動,意守中庭之後才看到姬鳳身上,有兩股真氣在不斷交替波動。
過了一盞茶工夫,姬鳳收了道術,興奮的說:“看來我對所有大穴都能掌控了。”
旦慶和曉綰了試了一下,在自已一尺以內開成了一個真氣護罩,而人又可禦風而立,妙不可言。
第二日,三人隱在高處一朵雲中,見到李鬆營中馳出一隊人馬,向東南奔去。
行出十多裏,遇到從柏穀出來的赤眉軍,兩軍一交戰,相互衝殺半個多時辰。接著一聲號角,一支隊伍迅速撤出來,邊戰邊退。
李況的二萬軍隊,撤出來還有一萬九千人,樊崇卻沒有什麼損傷,估計三萬來人慢慢向李況的人馬壓上來。
李況的人慢慢退到營前,就在這時,東北一聲角響,從焦城飛來的一隊人馬,呐喊著又衝到了營東五裏遠了。
李況邊戰邊退,不足二萬人馬倉皇退回到營前,然後再抵擋住樊崇三萬人,在營苦戰著。
李鬆在營內收到探子的消息,手舉令箭,向帳下一丟,喝道:“擊鼓出兵!”
咚咚咚三通鼓響,營門大開,又有三萬人從營門衝出,殺向樊崇的三萬軍。
而東南那一支約二萬多的赤眉軍,在營前四裏多的地方,陷入一片陷坑和絆馬索之中,被一支從李鬆營中出來的千人騎射騎,射得人仰馬翻。
樊崇見營中殺出三萬人,知道不能再攻下去了,命人鳴金收兵。
李況卻又返身銜尾殺出十裏,殺了赤眉兩千人,大勝而回,而東南來的赤眉軍也無攻而返。
更始軍這才得意洋洋得勝返營。
在天上看得清清楚楚的三人,也不禁為李鬆的兵法所折服。
劉先生之前和大家講孫子兵法的時候,講過一些史書的戰事,像這種在平原上的對攻,勝負就在一線之間,往往很難掌控。而李鬆卻能先立於不敗之地,而後去求勝,果然深得兵法之精髓。
李軍在赤眉退後,又派出一支軍隊去收拾了戰場,在東北和西南各挖了陷坑和壕溝,防止赤眉過來偷營。
“這隻老狐狸,果然沒有安好心。”樊崇一摔頭巾,大罵道。
“將軍,這是個好兆頭。”徐宣在一旁說道。
樊崇不解道:“徐將軍為何有如此一說?”
徐宣說:“如果李鬆一直堅壁清野,不與我們交戰,可以說是立於不敗之地,而我們的補給北方的受到劉秀的威脅,南方又交通不便,時間一長對我們可是大大不利。現在李鬆主動與我們尋戰,看來是劉玄逼迫他要速戰速決,那正好是我們想要的。隻要我們好好利用,那取勝是遲早的事。”
樊崇點點頭,說:“徐將軍分析得有理,本來叫你過來,就是想讓你算一卦,看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走,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了。”
徐宣說:“李鬆勝了這一場,必定會在營前加強防禦,我們要派人去搔擾他們,把他們的防禦破壞掉。”
這一次樊崇虛心的問:“他們有什麼防禦可做?”
徐宣說:“在平原上做戰,主要利攻不利守,可是一旦有城池,卻是利守不利攻。現在李鬆是背關而設營,如果被擊敗,則可以退到關內,繼續抵禦。那麼要主動進攻,則得保證自己不被人端了老窩。所以,他必定要會在營前挖壕溝,利於他們出擊,而不利於別人進入。這樣就很清楚他們是想進攻,而不是守株待兔等別人來進攻了。”
樊崇說:“你的意思是,如果他們在營前挖壕是想進攻,不挖則是想誘人去攻他?”
“正是如此,所以我們隻要想辦法在他的防禦之前堵住他們的出擊,那他們就無法有效的組織起進攻,到時就把他給困死了。而我們隻要一填掉他們的壕溝就可以組織攻營了。”徐宣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