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峰和張明軒正在談論著什麼,看到瘋了一般的江淮,不由得吃了一驚,但是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種情緒他們都經曆過,但是絕對沒有江淮的挫敗感強烈,原因很簡單:江淮從一開始就位高權重,手握數十萬大軍,一聲令下,數十萬人應聲而動。
林長峰他們則不然,雖然他們家裏也有些關係,但是也不至於一開始就這般,比如說張明軒起初是斥候營百戶,後來慢慢的做到了偏將、參將,在後來雲峰收複的時候立下大功,而且當時的雲峰都督受了重傷,隻好回到後方,於是破格拔擢為雲峰都督同知,代行都督事。
至於林長峰,那就更傳奇了,林長峰本來不是武將,而是一個文官,本來不過是都察院的一個小禦史,後來被調任到兵部做了武選司員外郎,本來武選司那可是一個肥差,林長峰在哪裏也是逍遙了一陣子,可惜後來得罪了人,被調到職方司做了郎中,成了職方司的總負責人,負責背黑鍋,本意是借此除掉林長峰,以為林長峰不過是個普通人,哪裏知道排兵布陣的道道,可惜天不隨人願,林長峰居然自學成才,在職方司做的風生水起,後來還升任兵部左侍郎!
再後來因為一直被排擠,就被江淮的二叔調任做了在外的一個遊擊將軍。後來倒是立了不少功勞,但是升職不快,不過是個守備。當然,現在林長峰是江淮手下的紅人,江淮的地位形同雲峰都督,而且還有一個撫遠大將軍的任命,說起來林長峰的地位那是節節攀長!
所以二人當年雖然初入戰場的時候也遇到過各種挫折,但是跟江淮比起來那是小巫見大巫,江淮不過二十歲,而且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能受過多少苦呢?這是林長峰他們的看法。手握數十萬大軍的生死,江淮又不是紈絝,心底裏有責任感,這種壓力,沒有吧江淮逼瘋,已經是十分不容易的了。
這時候林長峰倒是有點兒埋怨江雷,覺得江淮還是太年輕了,何必非得讓他受這種苦呢?林長峰搞不明白,至於張明軒那是更高不明白啊,所以兩人隻是默默地看著,不發一言一語,良久,江淮才安靜下來,道:“你們先派人穩固軍心,不論打誰,咱們總要出征的,先好好準備著,明日裏我在下決定。”
林長峰跟張明軒互看了一眼,覺得倒是沒多大事兒,就算江淮現如今下了命令,也不管用,總得調度軍隊吧?可惜的是估摸著這會兒士兵的軍餉還沒有發完呢!過了一會兒,林長峰才道:“遵命,屬下告退。”
江淮什麼也沒說,隻是揮揮手,就讓林長峰離開了,但是張明軒卻是一臉為難,這個地兒是他的,江淮的府邸不在這裏,難不成他也告退?正當張明軒打算告辭的時候,江淮開口道:“明軒,你對打下峰州有多大把握?”
張明軒一驚,他沒有想到江淮會把林長峰支開然後再問這個問題,難道是顧及林長峰的麵子?張明軒猜想,但是還是覺得不對,不過眼下最重要的是回答江淮的話,於是張明軒忙不迭道:“回稟將軍,屬下對峰州十分了解,本來很久就想進攻峰州,但是苦於手裏的兵員不足而且軍需不夠,所以一直是望洋興歎......”
“我路上的臉不少軍費,一路上買了不少軍需品,手底下也有一百二十門大炮,一路補充,現如今炮彈充足,你說,攻不攻的下?”江淮冷聲道。
張明軒聞言一愣,差點兒被江淮給嚇著,大炮?還一百二十門?無量天尊!他一個都督同知,手底下也不過有二十門大炮,而且炮彈不足,江淮手底下居然......忽然間張明軒明白了為什麼江家要把江淮派了出來,這不是援軍,就是要讓江淮進攻,這一百二十門大炮,隻要運用得當,一定可以用最小的損失攻下峰州,甚至是直郡一起打下來也說不定!
張明軒不由得大喜,甚至就怪罪江淮為什要嚇唬自己了,有這樣的好東西還不早早地亮出來,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