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抗抗沒有發現周戉的到來,她的心思完全被小型mars機甲和謝存誌的種種問題占據。
機甲與地球時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一樣,金屬外殼包裹的是一個時代最高水平的物理學,高等數學,流動力學和機械工程學的集成。蘇抗抗大學時期的機械工程學專業和之後的空間站維護工作並不能讓她觸類旁通其他的學科,這台小型mars的成功一部分基於在蓋亞號上的進修,一部分基於她對引擎能量動力輸出係統的了解,還有一部分其實是借助老蓋亞針對mars機甲基礎數據的推演和調整。
她正坦誠向謝存誌表示自己理論知識的不足,隻聽周海濤中將問:“蘇小姐中學學曆?”
他們父子極度相似,此刻周海濤短短一個問句,立即讓蘇抗抗聯想到在g4星球周戉審問她來曆時的語氣,聲音同樣低沉富有磁性,同樣謹慎而戒備。她抬起頭,那個中年男人正麵目冷肅地凝視著她。
“對。”她以同樣謹慎的態度回答。
“以謝老教授的話說,他在數十年教學研究生涯中從沒有見過這種獨創性的結構設計理念。蘇小姐,你的中學學曆可以支持你的各項理論?”
這是在質疑她剽竊?還是質疑她向聯邦天網係統報備的個人資料?
蘇抗抗站起身,想一想才開口說:“我進入三葉蟲工作不足一年,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科頓星一個軍事基地的機修營渡過。在那半年時間中,我拆解了數十台機甲,又一一拚裝回原貌。周將軍,在有些人看來,機甲是人類智慧的傑作。但在一些人看來,和主婦的電飯鍋一樣,它隻是個工具,戰爭工具。任何機械結構,無非是驅動傳動製動係統的結合。這是先父的話。剛才我一再向謝教授聲明我是野路子出身,理論知識不足,但我還要聲明一點的是,無論機甲還是太空船,引擎功率釋放能量的穩定性和最大化才是驅動係統設計的要點,而不是你們關注的量子函數模型。”
周海濤表情一如既往,毫無大人物被以下犯上後的羞惱之色。在這間簡潔大氣富有古韻的客廳中,在場諸人大概隻有周智勇和周戉才懂得他此刻的真實心情。
周戉回想上一次挑戰父親權威是在什麼時候。他心中閃過一絲叛逆的快意,走上前去,為蘇抗抗證明:“蘇在科頓星為我修理的mars,我不懂她做出了什麼改動,但確實,無論從操控性和機動性來說,都比以往更敏捷。”
他的話語並沒有獲得期待的感激,反而換來個偌大的白眼。
周智勇老將軍饒有興趣地觀賞著這一幕。
他身旁陷入沉思的謝存誌教授回過神來,用懇切的語氣向蘇抗抗說:“蘇小姐,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任何高端進步的科技,深究根本,也隻是為人類服務,太注重理論性反而忽視了實用功能。不知蘇小姐明天有沒有空閑來科學院我的研究室坐坐?我們有太多的課題可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