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決策者期待SDN成熟
新聞背後
作者:卜娜
作為技術界、產業界均高度關注的新興技術方向,軟件定義網絡(SDN)不僅掀起了數十億美元的收購狂潮,在網絡市場中也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SDN熱是否像某些分析機構說的那樣,隻是廠商的炒作?對於SDN,用戶是否已經敞開大門?
瞻博網絡近日公布了兩份關於SDN的用戶調查報告,其針對中、美兩國各400餘位IT決策者展開了一次關於SDN認知度和實施規劃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53%)正在積極製定相關計劃以采納SDN。而在中國,用戶對SDN的認知度和接納度甚至超過了美國,近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對SDN的前期培訓、設備測試和采購“有預算”。
用戶有清晰認知和行動計劃
在中美兩國的調查中,超過90%的IT決策者認為,SDN與傳統網絡應當相輔相成,未來SDN將在企業網絡中發揮重要作用。美國有63%的受訪者表示,未來5年企業網絡將是軟件定義網絡和傳統網絡共存的狀況。在中國,有34%的受訪者認為,未來網絡架構將主要是SDN。
瞻博網絡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受訪者表示計劃部署SDN技術。美國計劃采納SDN的公司中,有74%的公司表示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進行部署。而在中國,隻有25%的受訪者表示目前沒有部署計劃,7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會在3至5年內部署SDN,其中,14%的受訪企業已經部署了實驗網絡,22%的受訪企業有明確的部署計劃。
對於部署SDN之後用戶的預期收益,中美兩國受訪者的看法也相對一致:主要集中在利用SDN提高網絡利用率和效率,實現網絡管理和配置的自動化,實現網絡自動擴展,獲得更好的網絡可視性,以及更高的網絡安全性等。在用戶所關注的SDN收益中,降低成本也被排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瞻博網絡認為,這些調查結果顯示了企業當前希望發展其現有網絡和工作流程的願望。SDN不再是網絡廠商或技術領域推向企業的技術,而是企業發展訴求所推動的。企業不會因為SDN被視為是網絡技術的“下一個大事件”而淘汰、替換他們現有的產品,隻會因為他們內在的需求而嚐試SDN,例如自動化將使現有網絡變得更易於管理,開放、可編程將使現有網絡變得更加靈活,SDN+高性能網絡將使企業正在構建的雲係統變得更具擴展性和彈性等。正是這些內生動力讓企業更主動地接納了SDN這樣的新技術。
對技術和產品成熟度仍有隱憂
不過,從兩份調查報告的結果來看,IT決策者目前對SDN相關技術和產品的成熟度仍有隱憂,一些問題確實阻礙了企業實施SDN的計劃。針對中國的調研結果顯示,58%的受訪者希望SDN技術能夠進一步發展成熟,否則關鍵生產係統還不敢使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確實與事實相符。在OpenFlow的開放和商業化上,業內仍然存在眾多分歧,標準還未統一,導致大多數企業依舊處於觀望中。此外,缺乏成功案例也是SDN技術不成熟的表現之一。
與中國用戶的關注點不同,美國用戶普遍認為SDN的實施成本較高是目前的主要阻礙,他們認為從實施到部署再到人員培養,新技術應用的成本還相對較高,中國企業還普遍沒有考慮到相關的問題。除了成本之外,美國的IT決策者認為,實施SDN的挑戰還來自於新技術與現有係統進行整合的難度、安全隱憂,以及現有員工相應技能的缺乏。
對於這一擔憂,瞻博網絡亞太區數據中心顧問工程師包貴新認為,隨著SDN相關技術的不斷演變、發展,采納SDN技術的企業必須構建起自己的技術團隊,培養相應的技能,並對傳統的工作方式進行改善,才有可能釋放SDN的全部潛能,這種變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因此,包貴新建議,用戶應把精力更多放在SDN方案選擇前期,而非後期。特別要關注當下一些綁定軟硬件的SDN方案未來可能帶來的弊端,那些可以將選擇權給予用戶的靈活、智能化方案,將能夠幫助用戶降低後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