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上都是追打戲嬉的孩子,見到他們呼一下就散了,有一些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追孩子不要鬧,有些是小媳婦,追不上,口嘴罵什麼的都有,還碰到幾家在院子裏吵架,或是夫妻之間,或是婆媳,怎一個雞飛狗跳了得。
吳老頭見此尷尬的對吳婉嬌說:“以前日子苦,沒得吃,都為一口吃食奔波勞碌,吵也吵,沒像現在這樣鬧心,怎得日子好了也都是麻煩事?”
吳婉嬌笑笑未答,什麼時代都一樣,所以要教化,提高人的素質。
“我也是打算等世子妃你出了月子去找你,想不到,你倒是來找我了,慚愧啊。”胡老頭一臉感慨。
吳婉嬌朝他看了看,覺得這個老頭真不容易,“我也是昨天才注意到,臨集這一帶原來有這麼多孩子。”
胡老頭聽到這個高興地咧開嘴:“每年生孩子都差不多,可自從世子妃你來了之後,大家都有了一口飯吃,而且你教我們怎樣預防粗脖子,甚至不讓我們喝生水,這幾年大人小孩基本上都存活了下來,猶其是小孩死得很少,你來了四年,每個莊子差不多隻一兩個意外的,其他都活了下來,所以看著看著孩子就多了起來。”
“這是好事”吳婉嬌高興地說道。
胡老頭要笑不笑“是啊,是好事,以前沒飯吃時,愁,吃上頓愁下頓,想不到日子好了,更愁。”
吳婉嬌明白他說的愁,窮到極至後乍富的自我膨脹,一個才剛起步的村落,隻因一點點成果就自大到不知天高地厚,這後麵怎麼發展?
吳婉嬌正是為此而來:“我現在要做兩件事,本來這個隻要舒先生出麵就可以了,但我還是跟你通一下氣,我會讓人幫你一起疏導你的族人,村人。”
“太感謝了,還是你知道我的苦啊。”胡老頭用袖管抹了抹眼睛。
“不,是你心胸寬廣,我比不上你。”吳婉嬌誠心誠意地說了一句。
胡老頭又抹了抹自己眼睛,被人懂是一種幸福。
吳婉嬌對著他說道:“一,我會在臨集建學院,啟蒙一個,啟蒙後分兩部分,一部分不能繼續學習進入職業學院,去學個手藝,有個謀生技能;另一部分資質高地繼續讀書,讓他們成為秀才、舉人、甚至像臨齊縣太爺張之平一樣成為狀元,成為國之棟梁。你看怎麼樣?”
“好,好……”胡老頭除了說好,還能說什麼呢?他覺得事情要改變,也隻是個模糊的印象而以,哪裏知道具體怎麼做。
“二,我會在臨集建個戲台……”吳婉嬌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胡老爹打斷了。
“啊”胡老爹不解,“這個有什麼用?”在他印象中,這可是都是有錢男人玩得玩意。
吳婉嬌笑笑,不做解答,“這個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以後,你會明白的。”
吳婉嬌做得這些,已經由物質上升到精神了,她要通過教化,改變這種愚昧狀態,讓這裏的發展更持續更長久。
兩人繼續往前走,看到前麵有一群人圍著,有人見是世子妃和胡老頭,趕緊自動讓開了一條路,都好奇地看向他們,世子妃來調解?聽說上次胡三家媳婦不生,就是見了世子妃後才生的,真是福星啊,不行,我得多看兩眼,村人們都齊看向吳婉嬌,搞得吳婉嬌身上汗毛都豎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