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師德教育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1 / 2)

師德教育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

教師素養

作者:趙誌新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從事教育職業的人從思想到行為應當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師德是教師在職業生涯中形成的各種規範的總和,是教師在所從事的教學、科研、管理等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及工作效果的反映。

原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4年全國師德論壇活動中講了三個非常重要的觀點:百年大計,教育為根本;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最重要。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知識再生產,同時也要促進社會文明的大發展。師德是教師教育實踐的內在基礎與支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師德高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隨著時代與教育的發展,師德被不斷賦予了新的內涵。

一、師德教育的重要性

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可以說一肩挑著國家民族的前途和未來,一肩挑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希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教師的職業道德也相應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是因為:

第一,教師道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有更高、更全麵的內涵要求。教師的工作是以心靈塑造心靈,用人格鑄造人格。教師在塑造學生性格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是教師的知識、才能、個性和思想道德,展示的是教師的靈魂和整個內心世界以及教師敬業、樂業、獻身教育的情操和實際行動。教育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比其他行業的道德要求更高。有人說,教師和醫生的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底線,一個是教化人的靈魂,一個是救治人的身體,如果教師沒了師德,醫生沒了醫德,整個社會的道德滑坡將會不可遏止。

第二,教師職業道德在實踐活動方麵比其他職業道德更具有強烈的典範性。“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不僅是幾千年來為人師表的古訓,而且早已成為教師職業美德的重要特征。在不同的曆史時代,盡管社會製度、教育內容不同,但教師道德要求教師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教育活動和道德實踐過程中,教師必須以模範的道德行為起好表率帶頭作用。

第三,教師職業道德的影響比其他職業道德更廣泛、更深遠。學校是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直接影響著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教師職業道德不僅直接影響在校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會通過學生、學生家長、教師的家庭成員、親朋好友以及教師的各種社會關係,廣泛地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水平。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僅局限於他的學生時代,還將影響學生的整個人生。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行為的善與惡、美與醜、崇高與平庸,都將在學生的心裏留下極其深刻久遠的印記,直接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和發展。

二、當前師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師德問題比較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