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手指尖並不平滑,而是類似於倒鉤,手心處則是印著米德式的魔法陣,不過隻要不使用魔法的話,魔法陣便會隱藏起來。至於手背則有兩個看似像姬娜的彈夾,但實際上這兩個“彈夾”內其實壓縮大量的魔力,在近距離交戰時不僅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是威力驚人很可能在擊中要害後,完成瞬間擊殺對手的效果。
至於斬艦刀則是在原先的基礎上進行小幅度的改變,劍長三米,算上三十三公分的劍柄正好一丈。而劍身寬也為三十三公分,隻是不同的是劍身中間的十公分已經消失,而被分成兩端的劍身內部也是鏤空的,看起來極為不協調。
隻有握住劍柄的菲特才能感受到,此時此刻的雷霆戰斧很輕,三米長的劍身居然輕的幾乎感受不到重量。而且揮動時根本感受不到阻力,而劍身上流動的刻紋讓雷霆戰斧即使在魔力密集的區域,依舊感受不到阻力。沒有阻力和重量,就注定武器會很靈活,即使它的外表看起來與靈活根本撘不上邊....
隨意的揮動了幾下雷霆戰斧,竟然連一絲風都沒有,而且周圍的魔力竟然還受到劍身的吸引,然後順接劍身上的刻紋流動,最終凝聚到兩個劍尖與右手背的“彈夾”內。
這種情況下,雷霆戰斧不僅僅解決了菲特在魔力聚集區域身體移動受到阻力的問題,而且所聚集起來的魔力不僅可以強化劍身和護手,而且還能噴射攻擊對手。菲特最強的地方就是速度和靈活,而此時此刻的雷霆戰斧可以說幾乎將菲特的優勢完美的展現出來。
除去這些裝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能量球周而複始的圍繞著菲特,不過讓菲特感覺不解的是,這個能量球不僅無法控製,而且內部根本沒有任何魔力....最最讓人無語的是,讓能量球要撞到其他東西,或者被攻擊的時候....竟然還會自動閃開!
...................................................................................................................................................................
說實話,這個形態還真是我自己構想的,不過回頭翻了翻下菲特force的裝備,發現....我構想的和force上的幾乎差不多。Force上的護手竟然也從原本的半截手套改為金屬護手,這讓我頓時無語。
或許是我在下意識中就受到了force的影響,就像當人接觸的越多,想象力就越受限製一樣吧。於是想了想還是不改了,隻是後麵雷霆戰斧會有第二形態,那時候就跟force又不少區別,隻是看起來那有點狠,是菲特黑化後使用的。
然後就是大家在看到這裏,可能會有一種原創人物統治劇情的想法,當然之前我也強調很多次,中期開始就是奈葉她們的主場。而且我還劇透說:中期結束後,白落雪沉睡,姬娜帶著白落雪出去闖蕩,而白落夜消失.....當然最後該醒過來還是會醒過來,還回來還是會回來,隻是主場肯定要交到奈葉她們手上了吧?
至於萊蕾三人戲份一直不多,後麵會更少.....當然幽夢多少會加一點,相當於SS中的薇薇歐,作用性也不少....疾風的二次覺醒就靠幽夢了。而神秘人和姬憐她們是王朝的人,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反派,肯定不能算主角,至於緋紅衣....
緋紅衣會出現,而且戲份不少,但是她是站在奈葉對麵,或者說是斜對麵....沒有多少正麵衝突,但至少不是奈葉這邊的人,所以她也不可能占主場.....
這樣一來,算來算去原創人物還有誰後麵可以占主場?
如果戲份用10來表示,前半部智亂天下:
白落夜占3,奈葉三人加起來占3.5,白落雪和姬娜加起來是2,剩下的主要角色人加起來占1,還有0.5是劇情發展所加的炮灰。
後半部武逆乾坤:
奈葉三人加起來占5.5,白落雪姬娜和白落夜加起來是1.5,緋紅衣是1,反派為1,維塔等人0.5.
如果和SS比起來的話,大家想想,這個程度分配,大家能不能接受?
SS中,三巨頭也隻有奈葉的戲份大一些,可是加起來絕對達不到一半!而且最重要的是三個人還經常分開,這樣露麵次數更加少了,至於白落雪和姬娜與SS中的蒂亞娜、中島昴相比,戲份更是少的可憐吧?
PS:這個數字是說主場,並不是出場次數!很多時候出場並不是主場,就比如一個人從頭到尾都站在屏幕中,但一句話都沒說,那它的戲份連0.5都沒有。
三巨頭中.....前半部疾風的戲份多,後半部菲特和奈葉的戲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