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意料之中的變化(一)(2 / 2)

但他思前想後,還是讓他去找一找於鐵山,這是形勢的需要,也是戰略的需要。他不止一次想過,三局合並,三個局長各有所長,上誰不上誰,關鍵看誰的後台硬。

拚到最後,各人的能力倒成了其次,後台的比拚成了關鍵。鍾文賓早就聽說,文化局局長孫靜是於鐵山的人,在這個關鍵時刻,於鐵山能不為她說話?

雖然大家對孫靜的生活方麵頗多微詞,但是她有很強的社交能力,變通能力也是公認的。她原本是縣劇團的演員,因形象好又是業務尖子,二十來歲就當上了劇團副團長,當時於鐵山還是副縣長,對這位年輕漂亮的副團長關懷備至。

後來,於鐵山當了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副書記、縣長,孫靜也跟著一路飆升,由副團長成了文化局的文化股長,然後又成了副局長、局長。

現在,孫靜雖已人到中年,但天生麗質的她看起來還是那麼風光動人,姣美的身材和迷人的臉龐成了她在政壇上的通行證,在省裏也幾乎無人不曉,都知道通山縣文化局有個美女局長。

體育局的局長蔣波,是原縣委書記張建祥的人,張建祥被調到市裏去了以後,這便意味著他將慢慢退出政治舞台,他的話也越來越沒人聽了。蔣波不好過了,肯定不是美女局長的對手。蔣波不是孫靜的對手,何家盛呢?當然也不是。

這不是說何家盛的能力不如她,而是何家盛背後的人,沒有於鐵山的權力大。他們之間的爭奪,必然會上升為鍾文賓與於鐵山的較量,一個是副縣長,一個是代書記,很顯然,在權力的實施與運用上,他根本不是於鐵山的對手。

正因為如此,他才想讓何家盛找找於鐵山,如果於鐵山看準的是他,或者肯為他幫忙,孫靜這邊必然會敗下陣來。

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借力,就看何家盛能不能借到這個力。而於鐵山呢?雖然鍾文賓與他在一個班子裏共事幾年,知道他是一個外表平和、鋒芒不露的人,但他的底牌究竟是什麼,自己還沒有摸清。

這次讓何家盛去找他,一是讓何家盛爭取一個支持者,能夠擊敗他的競爭對手;二是想讓他去摸一下於鐵山的底,探探於鐵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後才會更好地相處。

鍾文賓想到了一點,何家盛直接找於鐵山肯定不妥。現在於鐵山身邊的那個秘書徐曉帆,深得代書記於鐵山的信任。如果先找他,要他牽線搭橋,那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如果徐曉帆答應幫忙,將這個事情向於鐵山彙報。彙報以後,如果於鐵山同意,那事情就基本上成了,如果不同意,也免得尷尬。

想到這裏,鍾文賓對何家盛說:“家盛,你先聯係一下於書記的秘書徐曉帆,請他幫個忙,這一步一定要走好,這是關鍵。”

聽鍾文賓這麼說,何家盛還有點沒反應過來,問道:“首長,這種事情找秘書,是不是有點不妥?”

在1991年,很多官場中人的意識還沒有到位,這與他們的官本位思想有很大的關係。殊不知,在封建社會,一個封疆大吏,要想麵見皇上,或者是到中央機關辦事,如果不先通過太監或者普通的侍郎,你的事情就休想辦成。

鍾文賓有點生氣:“你怎麼是木頭腦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