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為你的腳選一雙健康的鞋(1 / 1)

[俗語說得好:“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世界萬物中,人是唯一穿鞋行走的。要想維持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勢,我們就要從挑選一雙舒適的鞋開始,鞋對於保持腰背部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一雙好鞋關健康

人是一種特殊的動物,由於直立體位,體重完全由兩足負擔,鞋對於人就像建築物與地基一樣,其重要程度非同一般,因此鞋與健康存在著緊密的聯係。

我們每隻腳有二十六塊骨頭,三十三個關節和一百多條肌腱韌帶。腳在活動時既需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又需要有一定的穩定性。人在行走時,先是足放鬆,足跟著地,此時足跟要承受很大的衝擊力量,這種衝擊力可以損傷足跟部,也可以沿肢體傳達到脊柱和腦部,鞋的跟部可以幫助吸收這些力量。

跟部著地後轉為全足著地,此時足底感受地麵的形態,調整足踝部各個關節及全身平衡。鞋底太厚就不能準確地感覺地麵。同時人體重心上升後,也不穩定。

最後,足跟部抬起,足中部變得僵硬,前足部曲屈,推動身體向前。此時鞋可以發揮協助推動的作用。所以一雙好的鞋,可以有效地發揮人行走的功能,使人感到舒適,不易疲勞,身體不易受到損傷。

●怎樣為自己選一雙健康鞋

人在清醒狀態下80%的時間都需要足的活動。所以選一雙好鞋非常重要,一雙好鞋要有以下的特征:鞋頭應有足夠的空間,使足趾能夠活動。鞋的前掌部柔軟,有利於足在推動身體向前時蹠趾關節曲屈。足弓部應有好的支持。鞋的後幫要有足夠的硬度,不能被擠壓,高的後幫,給予後跟部好的承托力量。我們在選鞋的時候要注意:

鞋的用料要講究透氣。透氣的材料不僅不捂腳、舒適,而且還不易得腳癬;

鞋麵和鞋底要柔軟。鞋子太硬,走起路來會很不舒服,而且會使腿部和腰背部的肌肉比平時付出更大的力量;

鞋的後跟高度要合適。因為穿高跟鞋使腰椎的前凸增加,骨盆的前傾加大,使椎間盤和肌肉的負擔加重,容易引起腰及臀部肌肉、韌帶勞損。所以鞋跟的高度應在3厘米左右,人會不易感到疲勞;

鞋的鬆緊要恰當。過緊的鞋會把腳擠壞。過鬆的鞋,腳在鞋中桄蕩,鞋不跟腳,蹠底過於用力、磨損而疼痛。你可以穿上鞋子用腳尖著地,如果腳尖向前滑動或腳跟有一半脫出鞋外,都證明鞋子太肥。

●穿鞋的三大誤區

■牛皮鞋比豬皮鞋好

我們不難發現,在市場上,牛皮鞋遠遠多於豬皮鞋。許多的消費者都青睞牛皮鞋,原因很簡單,牛皮表麵光滑而美觀,而豬皮的毛孔粗,有礙觀瞻。

而從舒適、健康的角度看,豬皮鞋則更有優勢。正是由於豬皮毛孔粗,所以豬皮鞋更加透氣、除潮,讓腳感覺更加舒適。

■喜歡份量重的鞋

很多女性追隨時代潮流,喜歡穿厚底大頭鞋,有的鞋份量十足。而一些男性也很鍾愛沉重的鞋,認為穿有份量的鞋才能穿出男人味。據科學統計,穿這樣的鞋走路,人易於疲勞,而且累了之後腳關節會分泌出一種酸液,對人體健康不利。

■鞋跟越平越好

大家都知道穿高跟鞋易造成腰部損傷,於是很多人開始青睞平跟鞋。

事實上,平跟並不是最理想的鞋跟高度。一個人不穿鞋站著時,4/5以上的重力壓在腳跟上,這超出了其承受範圍。而鞋跟高度在5~6厘米以上時,腳尖承受2/3的身體重量,同時身體前傾,造成腳趾骨頭、脊椎骨變形。無論男女,最理想的鞋跟高度是3厘米左右。

相關鏈接

最理想的鞋子是跑步鞋

最理想的鞋子其實是跑步鞋,因為如今的跑步鞋在無數次的更新換代中融入了許多科技要素,最大限度地符合了人體需要。但跑步鞋也需要在穿著半年後進行更換,因為鞋內的襯墊已經磨損了。

TIPS

●溫馨小貼士●

買鞋時應該去商店試穿,不要根據鞋號來選鞋。因為不同的廠家生產的鞋雖然鞋號相同,但鞋的大小可能不一樣。所以按號選的鞋不一定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