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為什麼是債券,怎樣靠債券賺錢?
2013蛇年理財看過來
回首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股市哀鴻遍野,房地產市場缺乏亮點,就連黃金也變得麻木不仁,在美國連續量化寬鬆政策的刺激下,玩了幾次“過山車”後,完全沒有像預期那樣暴漲,令市場失望萬分。
在各種投資渠道都顯得黯然失色的時候,一個之前不太被人關注的領域悄悄壯大起來,這就是2012年如火如荼的債券市場。事實上,在2011年四季度,伴隨著暴跌之後的觸底反彈,債券牛市就已經開始顯現,盡管在2012年四季度經曆了一波調整,債券市場的繁榮依然沒有停止。截至2012年12月14日,308隻開放式債券型基金中隻有10隻收益為負,在各種投資產品中大放異彩,著實火了一把。
債券市場的火爆,與宏觀經濟關係密切,其中利率的變化是影響債券市場的根本原因,而2012年正好就是降息與通脹逐漸下降的一年,債券的收益顯著。另一方麵,股市的熊市狠狠地推動了債券的牛市。
2013年債券市場將是中性的,整體收益水平不會太差,比較大的機會也不會像2012年一樣多,不過2013年債券市場的機會很可能以信用債和可轉債為主,與2012年的情況有所區別。信用債方麵基本上會延續2012年後期的趨勢。與股市表現密切相關的可轉債則有可能成為市場新寵,特別是在2012年年底股市的急速反彈之後,可轉債也相應上漲,部分投資者和機構已經把持倉純債逐漸調整為持倉可轉債,如果在2013年股市出現明顯的反彈行情,可轉債整體的機會將十分可觀。不過股市未必就會很快走強,投資可轉債或許更適合長線投資者,即使出現股市繼續下跌的風險,可轉債受到的影響也會很小。
總而言之,2013年乃至以後投資債券市場能否有超額收益的關鍵,在於是否根據不同的宏觀環境實現可轉債、信用債以及利率債之間的靈活配置,通過波段式操作來獲利。這種要求也將考驗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2013年債券型基金的業績恐怕也會出現分化,無論是針對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對產品的選擇能力將變得更為重要。 (來源:《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