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政夏相對(1 / 2)

那些士子怪叫著,仿佛嬴政的言語犯了大忌,他們要為嬴政判刑。

“鬼穀門生說話也如那小人一般,沒有分寸嗎?”子夏冷冷地說道。

“亞聖,此人口口聲聲要取了我等性命,看來此人也非良善之輩,與那子商小兒沒有區別!”一位士子大聲叫道,“傳言鬼穀門生雖有大才,卻個個是禍亂天下之輩,亞聖不如為天下除害,今日也一並了結了此人,省的日後禍亂天下、殘害萬民!”

嬴政轉過頭看向那些士子,顏淵眉頭緊皺,站在原地一言不發,其他士子一個個怒目圓睜地盯著嬴政,爭相為嬴政定罪。

其他人聽到這些儒家士子的話語,一個個眼中充滿驚訝,仿佛再說,這樣也可以?

“亞聖,曾峯說的沒錯!”有一位士子開口,對別人口誅筆伐,是他們最喜歡幹的事,所謂君子動口不動手。

“鬼穀門生自出山開始,便是禍亂天下之根源。當年龐涓出山任魏國大將,東征北伐,將魏國周邊的小國打的勞作無民、守國無士,百姓餓死、戰死無數,皆是身為鬼穀門生的龐涓之過。”

那人說完,身旁一人有接著說道:“那孫臏更是可恨!”

這話一出,其他人皆是震驚,聞名天下的兵家孫臏,受天下多少人的仰慕,單單圍魏救趙一事,如今也是津津樂道,各國大將讚歎不已。怎麼就成比龐涓還可恨得人了?

孟嚐君也臉色黑了下來,你儒家這樣說確實過了!

“哼!”那人看見人們不相信的表情,冷哼一聲,“那孫臏本是個殘疾人,有辱君子之風不說,當年齊國與魏國大戰,他不敢與龐涓直麵交戰,卻連續兩次圍住魏國大梁城,拿百姓做要挾,此人不拿百姓當回事,眾位倒是說說,此人可不可很?”

“何止可恨,當真該死!”有儒家士子咬牙切齒道。

其他人聞言麵麵相覷,這圍魏救趙一事,怎麼變味了?

“比起後來的蘇秦與張儀兩位狂徒,龐涓與孫臏也是小巫見大巫。”又一位儒家士子大聲說道,“張儀此人任西方虎狼之國的丞相,以口舌之能遊走於我六國廟堂之上,或威脅,活恐嚇,使得我六國為秦國納降歸附,辱我六國臉麵,此人當誅!”

“蘇秦出將入相,掛我六國相印,聚六國之兵,也沒有拿下秦國,反倒是我六國損失慘重,此人之罪,夷三族也不為過!”

“放屁!”春申君與孟嚐君二人皆為六國合縱效過力,這些士子這樣說,分明是對六國合縱的蔑視,怎能不怒?

“孟嚐君與春申君兩位大人莫要發怒,我等說的乃是實話,縱觀鬼穀門生一生,除了挑起天下紛爭,徒添百姓傷亡,於天下大勢毫無用處,天下傳言太過了!”

有人見兩位大人發怒,趕緊解釋道。儒家要名利,離不開各國廟堂,春申君與孟嚐君是楚國與齊國的中流砥柱,他們可不敢輕易得罪。

“哦呀!爾等說誰老夫都不會在意,不過卻不能說蘇秦先生,先生一生勞碌辛苦,隻為我六國抵擋秦國。爾等有何作為,敢拿合縱說事?”

“這、這、”

一眾儒生被春申君問得啞口無言。

“哼!”孟嚐君冷哼一聲,“再敢胡言亂語,齊國朝堂之上再無儒家立足之地!”

這話一出,子夏臉色大變,他的計劃不能有任何閃失,齊國雖然不比當年強大,但也不能小覷,日後天下大亂,齊國若是不參與,大周王室何以中興?

當即子夏說道:“兩位不必介懷,小輩說話有些偏頗,莫當真、莫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