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珍愛生命 珍視健康(1 / 2)

珍愛生命 珍視健康

樂活人生

作者:朱長超

如果有三個人相遇在一起,一位掌有實權,一位家有財富,但是,他們的身體都不夠健康;第三位無權無財,但身體健康。如果三人可以自由交換,前兩位要與第三位交換,一個用權交換健康,一個用財富交換健康,第三位願意不願意呢?一般是不願意的。有權有財啥都有,沒有健康等於零。

健康,來自何方?它是來自爹娘嗎?不全是。它來自金錢嗎?不像是。它來自補品嗎?不全是。它來自美味佳肴嗎?並不是。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健康和壽命,來自多種因素。有先天的遺傳的因素,也有環境因素(如生態環境、醫療環境、心理環境等因素)。但是,它們隻占一小部分,更大的因素是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洶酒、抽煙、吸毒、夜生活、危險性工作,一般會影響健康,影響壽命。

健康對個人重要,對社會同樣重要。它是個人幸福、事業成功的前提,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了,節約大量的醫學資源,提高社會正能量,減少社會消耗。那麼,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人群的健康狀況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知識分子的健康和壽命

前不久,北京市對中年高級知識分子健康狀況作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高級知識分子患慢性病的比例是52.4%,比普通人群的45.3%要高。下麵是高級知識分子的健康檢查表:

2002年4月,浙江大學校醫院對知識分子人群作了調查,調查結果與此相似。浙大調查的數據是:在檢查的6000餘人中,心血管係統病曆數3311,為總人數的一半多;人均患慢性病4種。就是說,知識分子中慢性病在普及化、年輕化。知識分子的健康狀況不樂觀。

中國知識分子的壽命如何呢?據國家有關部門專項調查顯示:我國知識分子平均壽命為58歲,低於全國平均壽命10歲左右;目前北京中關村知識分子平均死亡年齡為53.34歲,比10年前減少了5.18歲。另一份資料顯示,中年知識分子死亡率超過老年人的兩倍,死亡年齡段多為45~55歲;最近5年來,中國科學院所屬的7個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的專家、教授共135人謝世,平均年齡53.3歲。可見,高級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群要低,而且還在下降。這種情況,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在高級知識分子中,健康和生命最大的敵人是心血管係統的疾病。而心血管係統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近10年間,腦梗死、腦出血等急性腦卒中在35歲年齡組的知識分子中,男女發病率分別增加了136%和220%;而急性冠心病男性在45~49歲年齡組增加了50%,女性55~59歲年齡組增加了32%。

知識分子的健康和壽命問題的原因何在呢?

第一,壓力過大。不少精英知識分子擔任著行政和科研兩副擔子。它們牽扯了大量的精力。有些知識分子承擔了好幾個課題,完不成課題有壓力,拿不到項目更有壓力,評職稱時考試、考核有壓力,行政工作頻繁的評比考核檢查也有壓力,而且壓力越來越大。壓力影響了免疫功能。食欲不振、失眠、工作效率下降。工作頭緒多,窮於應付。上海複旦大學青年教師李娟30來歲就被癌症奪去了生命,她反思原因,認為自己太累了,壓力太大了,晚上睡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