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7 飲食:癌症的克星(1 / 1)

第一篇第四章7 飲食:癌症的克星

癌症是當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在我國,癌症是第二大重要死因。與營養狀況關係密切的消化道癌,其死亡率尤為明顯。有充分依據證明,營養和膳食是惡性腫瘤的發病原因之一。癌症發病原因與飲食有關者男性占30%~40%,女性達50%以上。多數癌症病人都有嚴重的營養問題,癌症治療的反應往往進一步加重病人的營養損害。

飲食和癌症發生的關係主要有兩個方麵:①飲食中某些營養素的缺乏、過多或不平衡。②飲食或其添加劑中致癌物質的汙染,如食品中的N—亞硝基化合物、真菌毒素、多環芳烴等。

因此,注重日常飲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預防和治療癌症有很好的效果。

1.限製總熱能的攝入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攝入過多的熱能,體重超過正常標準,會增加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膽管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但過多限製熱能攝入,又可影響機體對必需營養素的需求,故建議每人每日熱能攝取控製在9205~11296千焦(2200~2700千卡)為宜。

2.多吃澱粉類食物

每天吃600~800克各種穀類、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越好。要限製精製糖的攝入。食物中的澱粉有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作用,高纖維飲食有可能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的發生。

3.多吃蔬菜、水果

堅持每天吃400~800克各種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症的幾率下降20%。每天吃五種或五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4.不吃或少吃燒焦的食物

(1)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

(2)熏製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魚、熏蛋、熏豆腐幹等含苯並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3)油炸食品:煎炸過焦後,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燒焦後,苯並芘會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因多數是使用重複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5.不吃或少吃醃製食品

鹹魚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蝦醬、鹹蛋、鹹菜、臘腸、火腿、熏豬肉同樣含有致癌物質,應盡量少吃。

6.不吃黴變物質

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黴變,被黴菌汙染後會產生致癌毒素——黃曲黴菌素。而黃曲黴毒素與肝癌的關係很密切。

7.減少紅肉攝入量

每天應少於90克,最好用魚和家禽替代紅肉。紅肉會增加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危險率。同時要限製高脂飲食,特別是動物脂肪的攝入,應選擇恰當的植物油,如橄欖油等。

8.不提倡吸煙、飲酒

據統計,有1/3的癌症和吸煙有關,香煙引起的也不僅僅是肺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等也和吸煙有關。

已經證明可能與飲酒有關的癌症有食道癌、胃癌、肝癌、直腸癌、胰腺癌等,為盡量減少飲酒的致癌作用,飲酒必須有節製而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