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2 為睡眠營造一方淨土(1 / 1)

第三篇第二章2 為睡眠營造一方淨土

健康的睡眠一定要有良好的環境,噪音、缺氧、陰暗、過分強烈的光照及環境汙染等,都對睡眠不利,所以要盡量使我們所處的環境優美、安靜、空氣流通、光照適宜,有合適的濕度和溫度,保持清潔衛生等。以下環境因素,對我們睡眠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益處。

1.環境綠化好

一個良好的環境應該是樹木成蔭、綠草如茵,身處其中能夠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這是因為:第一,綠色植物細胞中的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人的腦組織對氧的需要量約占全身的20%。環境綠化得好,就等於增加了空氣中的含氧量。如果空氣中有充足的氧氣,可以使你的頭腦清醒,心情舒暢,睡眠質量好,工作效率高,對身體健康有利。第二,綠色植物能防塵,消除噪音,可以淨化空氣,保持環境安靜,還可調節空氣溫濕度,使空氣濕潤,溫度宜人。第三,綠化較好的環境中,除氧氣含量較高外,還有大量陰離子,有助於降低血壓,改善心肺功能,對大腦皮質的影響則更加明顯,它可以對其興奮和壓抑有充分的調節作用,從而可使人們的睡眠更加深入。

2.環境安靜

安靜的環境是睡眠的基本條件之一,嘈雜的環境,使人心情無法平靜而難以入眠,故臥室窗口應避免朝向街道鬧市或加上隔音設施。

噪音不僅損傷聽覺,對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等其他係統也有不良影響。研究發現,較強的噪音長時間作用後,除可導致聽力下降外,還可引起頭暈、頭痛、耳鳴、失眠、乏力、記憶力減退、血壓波動及心律失常等症狀。因此,防止噪聲汙染,保護環境安靜,對提高睡眠質量,保護身體的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溫度濕度適宜

溫度在18℃~22℃時,最有利於人們的工作、生活,如果室內外的溫度過高,就會影響人們的大腦活動,增加機體的耗氧量。夏日的居室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安裝空調或者電風扇來調節室溫,從而改善睡眠。空氣的濕度太大或過於幹燥也不利於健康,會使人感到不適,不利於正常的生活。如果居室的濕度太大,可以通過通風、光照或安裝去濕設施來調節。如果過於幹燥,則可以直接在地板上灑一些水,或在睡覺前取一盆涼水放在床頭,這樣都可以保證在一個溫度、濕度都適中的環境中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