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第二章6 MP3一族的“耳機病”
專家提醒,噪聲汙染、耳毒性藥品、感染等已成為影響青少年聽力的重要因素。
國外有研究指出,現在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的人越來越多,長期高音量聽MP3是致病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甚至可導致部分年輕人比上一代提早30年耳聾。針對青少年聽MP3導致的“耳機病”,專家給出了幾點建議。
1.購買高質量耳機
哥倫比亞大學東部醫學中心聽力學係主任潤斯林克建議,選購時不妨挑能阻絕外在噪音的耳機,以減少因環境噪音而加大音量的機會。
另外,頭罩式、耳墊式耳機比耳塞式耳機好。美國西北大學溝通暨障礙科學係教授葛氏特基認為,耳塞式耳機傳出的聲波直通內耳,音量較頭罩式耳機音量提高6~9分貝,對聽力傷害較大。
2.盡量在安靜的環境下聽音樂
專家認為,一旦外界環境變得嘈雜,耳機的輸出效果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幹擾。而在安靜的環境下,幾種耳機的輸出音效相差無幾。
3.最好把音量調低
“音量別超過最大音量的60%。”美國《健康雜誌》建議。若隨身聽最大音量的刻度是30,最多隻能聽18。當旁人聽到你耳機傳來的樂聲,或是你戴上耳機後聽不到周遭的聲音,這表明你的音量太高了。
4.減少聽音樂的時間
聽音樂的時間每天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聽一段時間後應把耳機取下,輕輕揉一揉,放鬆一下耳朵。而且,不要戴著耳機入睡,否則耳朵在人入睡之後還不斷接受刺激,不知不覺中又將絨毛細胞損壞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