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萬劍一現在是真的很好奇,問道:“你設計出的靈器怎麼煉製?”
“煉器之道,首重器神,其次道法,再次材質,再次外形。神能演道,道能演法,器能藏神,形能載道。至於具體如何煉製,萬師伯看著就是。”臨風一副煉器大師的派頭,非常臭屁得道。
萬劍一看得直搖頭,已經準備在臨風失敗後自己重新回爐煉製,在他看來臨風哪怕借助七彩仙金也煉製不出什麼好的法寶。不過沒有三昧真火煉製起來會非常費勁,不過到時候自己在臨風煉製的基礎上稍微改改,不用進行熔煉的步驟,倒是節省很多功夫。
臨風和萬劍一再次來到火山口,臨風準備煉製的時候,被萬劍一叫停,然後準備食物,回氣丹藥等準備工作。一切安排妥當後,才讓臨風開始煉器。
臨風先不動手煉製,而是方空自己,讓自己和天地共鳴把感知放到最大,同時在腦海中過一遍自己的設計圖,爭取不遺漏任何一個細節。然後評估了煉器所有的材料,構思了下形狀等。很快一柄以靈竹為身,七彩仙金為脈的飛劍在腦海中浮現。
臨風祭起三昧真火燃燒起七彩仙金礦石,習慣性的先從靈氣燒起,外界的靈氣在仙金的拉扯下湧向礦石,形成了個臨風熟悉的循環,就是臨風驅物時的那個循環。臨風看著七彩光閃耀的礦石,立即加大真氣的輸出加大三昧真火的溫度,但是盡了全力也沒能讓礦石軟化下來。
臨風心中大叫失算,應該弄個密封的煉器爐,不然根本融化不了七彩仙金。
這時隻聽萬劍一道:“引地火,不然哪能熔煉七彩仙金這種仙寶。”
臨風想起自己練七劫劍的時候好像也是借天雷地火之力,於是看了一眼火山口。一咬牙感受地火之精,然後從湧泉引入,按照上一次地火在自己體內運行的路線運轉後經過百會轉化為三昧真火之力注入七彩仙金中。把在旁邊的萬劍一看得目瞪口呆,有這麼引地火的嗎?你確定你不是找死嗎?不過看著臨風居然沒有一點沒有被地火重傷的樣子,又是一陣驚詫,這孩子確定是人類嗎?
有了地火之精的助力這次煉化順利多了,隻見天藍色的三昧真火中的礦石很快就融化成液體,然後變成了氣體,最後就看不見了。
萬劍一愣住了,半晌道:“你這煉得是什麼?材料都燒光了!”
雖然對臨風燒掉了七彩仙金感到不可思議,但是對臨風火候的把握很是不滿。三昧真火是很厲害,但是這也不是你這樣浪費仙材的理由,多少修士一輩子都沒見過七彩仙金這種級別的材料,現在被臨風拿來練手浪費掉。多麼令人抓狂。
臨風童鞋現在可沒空理他,他正在控製著感知中的七彩仙金的太易源氣沿著三百六十一個大小不一的漩渦轉動。看著元氣首尾相接,且穩定的運轉後,才分出精力處理竹製飛劍。
隻見臨風用同樣的方法把萬年靈竹化為虛無後,萬劍一看著臨風依然不停的煉製動作,感到莫名其妙。如是用神識去感知,但是還沒靠近三昧真火的範圍,就被燒成虛無。
突然萬劍一想起臨風說起的萬物的四種形態:太易、太初、太始和太素。
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窮也,乃複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衝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語出《列子》)
萬劍一不由得道:“這難道是太易狀態,不見其氣,萬物源始。三昧真火在地火的加持下居然能反本歸源!這是逆天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