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雲夕的講座是從一正一反兩個故事開始的:一個故事是講一頭驢掉進一口枯井,不斷哀嚎了幾個小時,但沒有人能夠幫助它,後來有個農夫帶領一群人拿著鏟子來到枯井,想把枯井給填平。大家都以為這頭驢會被活活埋死,可沒想到,當這頭驢明白自己的處境時,它停止了哭泣,它冷靜地將落到背部的泥土抖落到一邊,這樣,它就站在鏟進的泥土堆上走出了枯井。另一個故事講的是一隻梟因為別人不喜歡它的叫聲,準備遷到別的地方去,結果無論它遷到哪裏,人們都不喜歡它,它很苦惱,就去問鳩,鳩對它說:“你隻有改變自己的叫聲,人們才會接受你,喜歡你。”後來梟努力地改變自己的叫聲,終於贏得了人們的喜愛。
講座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會場六百多個人鴉雀無聲一片寂靜,隻聽見柳雲夕黃鶯一般的聲音在大廳的每一個角落飄蕩。每個孩子都在這美妙的聲音中陷入思考,還有幾個女孩小聲抽泣起來。
柳雲夕雖麵對聽眾,但她視線的餘光能看到喬以安時不時把頭轉向她,她能感覺到那道目光的熱切與欣賞。受到那目光的鼓舞,柳雲夕越發的自信從容,幹脆拋開稿子與同學們互動起來。她站起來,伸出右手做出一個優美的“請”的手勢,示意其中一個剛剛抽泣淚痕還沒幹的女孩,說:“中間第三排右手數過第四個女生,請你站起來。”那女孩立即站起,驚慌地看著她。“別害怕,孩子,老師看到你聽得很認真,首先要感謝你對老師的尊重,因為你的尊重,老師備受鼓舞,所以我要謝謝你。”她小心翼翼地說,生怕一不小心驚著了這個女孩。剛剛有些騷動的會場立即安靜下來,喬以安又一次把目光投向她,這一次,她微笑地接住了這目光,和這目光一起進入視線的還有他豎起的大拇指。她轉頭看向那個女孩,柔聲問:“孩子,你能告訴老師,今天聽講座的感受嗎?”德育處宋主任立即送過去一個話筒,女孩接過話筒,猶豫片刻,開口說道:“柳老師,我也要感謝您,感謝您的講座,從今天開始,我再也不要媽媽來接我,我要改變自己,適應環境,做一個受人喜歡的人。”話音剛落,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掌聲未落,又有許多孩子嚷著“我也要說,我也要說,話筒給我,話筒傳過來……”這是所有在場的光華老師所沒有想到的,柳雲夕自己也沒有想到,一場短短的講座會有這麼大的效應,她再一次迎來了喬以安讚許的目光。
“好好好,同學們別急,一個個來,老師讓你們說,都說。”宋主任一邊向同學們遞話筒一邊說。
結果原本計劃一節課的講座足足延遲了半小時,最後收場的時候,還有學生要發言,宋主任沒辦法,靈機一動,臨時布置一道作業,叫“聽後感”征文比賽,每個學生回去以後,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交給老師,最後由學校評出優秀稿件,張貼在校園宣傳櫥窗裏。
走出報告廳,柳雲夕抱著講稿,一個人來到足球場,拿出手機準備給夢冉打電話。“柳老師——”身後傳來叫喚。一回頭,就見宋主任朝她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