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畢業前夕(1 / 2)

"我們害怕畢業,因為畢業就等於失業……”,耳邊一直回蕩著畢業典禮上學生會主席的發言。現在社會沒有什麼靠山,要想混口公家飯吃還真不容易,記得初中的一個同學明明考上市重點高中,就因為他家信息閉塞,錯過了報名時間,連腸子都悔青了。試想當時如果有個吃公飯的“靠山”,隨便打個電話問一下,不就沒有這樣的悲劇發生了。

我靜靜地坐在位置上,看著其他人正忙碌地準備回家,他們真好,半年前家裏的父母就已經幫他們聯係好單位了。說來也算幸運,我們是師範類院校,畢業正好趕上新世紀“包分配”的末班車。實際上的“包分配”是雙向的,有“靠山”的可以往好一點的學校裏分,反正有學校要你就可以了,沒有學校要你,教育局就把你打發到那些鳥不拉屎的偏遠小學校去,你不願意的話,就在家待業,即使是這樣,我們還是很感謝國家政策,至少有口公家飯吃了。

已經是最後期限了,什麼消息也沒有,我開始徘徊了,明天就會把檔案轉回原籍,我的美夢成了泡影,心在滴血,我幾年的努力白費了。眼眶再次濕潤了,為分配的事不知流了多少次淚,我隻能抱怨上天的不公。終於評上了市優,名義上可以雙向選擇了,也就是說隻要市裏有學校要我,就可以留在城市了,若沒有學校要我,市優就等於廢紙一張。精心準備了五十幾份簡曆,分發給市裏每一個偏遠的小學校,因為好的學校是輪不到我們這種“外籍人”的。

我,林夕,女,漢族,23歲,長發,文字功底較強,喜歡演講,平時著衣幹練,個性較強,應屬典型的白領式女“強”人。隻要能留在城裏,不管怎樣的爛學校我都願意呆。如果回老家的話,我可能一輩子呆在小山村,抑鬱而終,可惜了我滿腔的追求和理想。四年來為擺脫繼續窮苦的日子,我幾乎沒日沒夜地奮鬥,為有更多的機會留在城市,一個理科班出生,生性安靜的我硬是參加了記者團,學會了采訪、寫作、編輯;積極考取了計算機三級證書、普通話甲等證書;更自考了浙江大學的行政管理學。這樣至少在教書上就可以有數學、語文、計算機等三個科目可以選擇,公務員考試除了統計類,還可以選擇文秘專業。

父母親是城市裏最底層的勞動者,每天起早貪黑拉板車賣水果,運氣好可以賺幾十元,若運氣不好,遇到城管就麻煩了,雖然驅趕攤主、搶砸攤上的貨物,對他們來說是屬於正常執法,但可憐的父母卻會遭殃。為保護板車上的貨物,父親曾和城管人員爭執,甚至受過傷,還跪地求饒過他們。自尊心極強的我很少和同學說起我的父母,師範四年幾乎每年都在外麵兼職賺生活費,敏感的我很害怕和同學相處,連最正常的逛街也成了煎熬,看著她們毫不猶豫地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我卻要控製自己強烈想購買的欲望。

我知道父母不容易,搬出大山,在鎮上蓋了四層的樓房,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老家能有我爸這樣氣魄的可是屈指可數,自然也欠下了一大筆的債。一家六口的生活費,大哥娶大嫂的禮金,每一樣都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哥哥和姐姐小學沒畢業就去當學徒了,後來,姐姐硬是跟了喜歡的人,連喜酒都沒有辦就成家了,家裏和她自然鬧得很僵,不過,她男人家境還是挺不錯的,就是離我們家遠了點。